紅樓是中壢著名的劉氏古厝燃藜第的附屬建築物,是由劉氏先祖興橋公於1910年代所興建,
紅樓的建築樣式類似英國人因應殖民地印度的風土氣候所發展,爾後於19世紀中後期普及於東南亞、以及台灣、大陸
與日本的陽台殖民地樣式建築…….
為活化古蹟,桃園縣政府過去也將紅樓承租給客家餐廳業者,然近年來文創風盛行,
這個紅樓現在由 House Café 經營團隊接手,保留原始紅樓的古樸雅緻韻味,
旁邊則是挑高空間黑色鐵皮屋打造的法歐料理餐廳。
明亮建築、充滿農村風情的特色飾品、加上特色菜單,
這裡每到假日總是人潮滿滿,等著來此拍照、品嚐美味料理。
建築物樓高2層,平面呈方形,規模不大,坐落於燃藜第左護龍左後方的花園之中,
推測其原功能為類似亭臺樓閣一類供休閒使用的設施。
據稱採用進口紅磚營建,東南兩面設陽台,並有磚拱圈、仿多力克式陽台柱及瓶狀欄干。
由其硬山頂、台灣瓦、陽台深度不足與並非室內每間房間都有門直通陽台等特點,
可証明此屋並非正統的陽台殖民地樣式建築,應為模仿其造形的擬洋樓建築。
然而即使只是模仿陽台殖民地樣式的建築形式,卻也是桃園地區目前所僅見。
1935(昭和 9年),劉家於紅樓旁花園內增建庭園與拱橋。
二次大戰期間在屋後以紅磚設防空洞,更反映了當時戰爭陰影下的時代背景。
在地人稱為紅樓的這棟兩層樓建築,已經有八十年歷史,是早期中壢興橋醫院創辦人劉興橋的故居,
屋頂有華麗的山牆柱飾,迴廊上優美的連續拱柱,都透露出當年家族的富裕。
劉家在中壢政治上非常重要,經濟上呢,他們家的劉興橋,他和劉興舫,一個做鎮長,
一個是中壢大醫院的院長,在地方上真的占很重要的一席之地。
1930年代,劉興橋的父親劉家城,經營家族事業有成,
在劉家祠堂「燃藜第」旁建造這座洋樓………
歷經一年花費300萬整修後,現為「House+ Café 1910」所經營,老闆表示不想破壞紅樓原貌,
因此決定以黑灰白三色點綴,隔壁工業風的簡約黑色建築則是餐廳用餐區。
House+Café主打南法與義式料理,除了當季主廚推薦單品外,
亦提供特色前菜與暖沙拉、甜點、酒精/非酒精飲料,
正餐部分則有排餐、義大利麵與燉飯等,單點主菜亦可加價升級套餐;
若是想嘗試不同料理,也可以單點主餐分著吃,分量相當充足。
吃完飯,記得繞到餐廳後方欣賞中式庭院,與餐廳相映成趣。
前門有一簇散開的椰子樹,高高的向天空伸展,正門圍牆後有個庭院,餐廳後面有座小花園,
燃藜第的傳統三合院,和殖民地的紅磚建築,兩種建築文化,竟然能夠融合在一起,而不顯得突兀,
那代表著漢文化的多元表徵,建築藝術的融合無國界。
在這裡除了餐廳之外,也是一些藝文的展示空間;
不定期的會有一些畫展和藝術展,
相關的藝文展期也會在粉絲頁上公佈………
《House+ Café 1910》
地址:桃園縣中壢市正大街32號
鄰近捷運:環北站
電話:(03)281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