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井舊稱井仔頭,根據記載由於清道光年間,因村西南
山谷有三口井,聚落在山泉湧出的上頭處而名,也是早年前往
大肚山丘陵南端開墾的先民築屋居住之地,
著名景點包含瑞井古井、百年緬梔老樹、彈孔紀念區等,
而當地的動植物生態以及多座紅磚砌牆的土角厝,
也經專家學者一致認為相當具有保存價值與發展價值,
是民眾溯古尋幽的戶外生態教室,
除了是不少電視劇拍攝取景處外,
也是紫斑蝶往北遷徙時之行經路線。
大肚區名由來於拍瀑拉 (Papora) 平埔族大肚社
社名 Tatuturo 的譯音。
本區範圍大部分原係拍瀑拉族大肚北、中、南社
居住的地方;漢人移民在此地的開闢,則可溯及
荷蘭時期。
清康熙四十年許,距今約貳佰餘年前,漳洲居民陸續渡台
與原住民商洽從事開墾荒地,工作順利,不久原本一片荒埔,
逐漸成為美田,嗣後因原住民陸續遷往埔里社 ,本地
遂成為漳洲人之定住地。
大肚其他里名、街道名等,
皆與漢人開墾拓荒、形成村落的情形,
以及日後的發展,有密切的關連。
大肚其他里名、街道名等,
皆與漢人開墾拓荒、形成村落的情形,
以及日後的發展,有密切的關連。
例如「王田」源於荷蘭時期設置王田,
「營埔」之名始於鄭氏時期營鎮屯田。
漢人來台移民時,和平埔族同住「大肚社」,隨著人口增加,
border=”0″ src=”https://f.share.photo.xuite.net/apex.cheng/1f3d17e/20637099/1259278035_l.jpg” alt=”DSC_1567.JPG – 大肚 瑞井地區傳統民居” />
例如「王田」源於荷蘭時期設置王田,
「營埔」之名始於鄭氏時期營鎮屯田。
漢人來台移民時,和平埔族同住「大肚社」,隨著人口增加,
其街道就叫「大肚街」,街道的兩端稱作「頂街」、「下街」。
其街道就叫「大肚街」,街道的兩端稱作「頂街」、「下街」。
在大肚社下方,由於位置的關係,被稱做「社腳」,
在位置叫高地方的,叫做「山仔頂」,
在地勢較低的山腳下,就叫「山仔腳」。
在大肚社下方,由於位置的關係,被稱做「社腳」,
在位置叫高地方的,叫做「山仔頂」,
在地勢較低的山腳下,就叫「山仔腳」。
<b/1f3d13e/20637099/1259278739_l.jpg” alt=”DSC_1582.JPG – 大肚 瑞井地區傳統民居” />
在大肚溪邊,有方便渡河的碼頭,那裡就叫「渡船頭」,
在大肚溪邊,有方便渡河的碼頭,那裡就叫「渡船頭」,
在河流旁邊,為了引水灌溉農田,兒設有分水閘門
的地方,就叫「汴仔頭」。
的地方,就叫「汴仔頭」。
居民種甘蔗製糖的,
就把製糖的地方,叫做「蔗蔀」。
居民種甘蔗製糖的,
就把製糖的地方,叫做「蔗蔀」。
在高處地方,由於引水困難,而鑿井取水的,
在高處地方,由於引水困難,而鑿井取水的,
就把水源頭的所在,叫做「井仔頭」,
瑞井之名就是這個由來……….
就把水源頭的所在,叫做「井仔頭」,
瑞井之名就是這個由來……….
瑞井社區仍有不少居民,
遊覽時請勿大聲喧嘩,
若需拍攝民眾住宅,
務必先徵求同意。
瑞井社區仍有不少居民,
遊覽時請勿大聲喧嘩,
若需拍攝民眾住宅,
務必先徵求同意。
e: 16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