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區原屬竹北二堡之茄苳坑庄、大潭庄、石觀音庄、三座屋庄、坑尾庄、坡藔庄、白沙墩庄、樹林仔庄、
新陂庄、下大堀庄、下青埔庄、草漯庄、塔仔腳庄、崙坪庄、上大堀庄、苦練腳庄……..
大正九年(1920) 台灣地方改制,石觀音庄改為觀音庄,隸屬新竹州中壢郡。
戰後觀音庄改制為觀音鄉,隸屬於新竹縣,大字亦改制為村。
1950年桃、竹、苗分治,觀音鄉改隸屬於桃園縣。
2014年12月,桃園縣升格為直轄桃園市,觀音鄉改制為觀音區,村亦改制為里。
今之觀音區習慣上也分為三個地區:觀音地區、新坡地區和草漯地區,三區面積大小相若。
坑尾一帶屬於觀音地區。
觀音地區指大堀溪以南,坑尾以西地帶,包括觀音、白沙屯、大潭、茄苳坑、三座屋、坑尾地段及坡寮一部分。
早年移墾較其他二區有成就故莊役場設於觀音。但日治時期後,交通改道,發展變緩。
新坡地區包括新坡、上下大堀、苦練腳、下青埔、崙坪及坡寮一部分。
發展迅速是在日治時期以後,尤其大正十三年(1924)桃園大圳完成後,農村的繁榮,使其與觀音地區立於分庭抗禮之地位;
觀音地區雖為行政中心,但全區的農會和郵局卻在新坡。
公路交通發達後,新坡以接近中壢,地當中壢往觀音中途,且為南北往新屋、大園道路交會點,
市況繁榮程度遂超過觀音………
之前在一篇部落格文章中看過一棟益興製米工場的照片,
印象一直很深刻。
惟之後並無再進一步的相關資訊,一度以為已經造道拆除的命運。
偶然的機會又看到有人分享,遂再度激起想要探尋的意願………..
只可惜無法得知其所在地,遂有網友熱心幫忙協尋,
得到的資訊只有說在坑尾一帶,便安排了一趟的行程,想要一探究竟。
可惜的是在google map 上竟無所獲; 只好親自去繞一繞,看能否有收穫 ?
其實,坑尾的範圍頗廣,民居都是四散分布的,真不知從何找起。
在附近找了約兩個小時左右,自認幾乎已經踏遍範圍內的所有角落,還是一無所獲;
眼看天色將暗,打算放棄之際;這棟房子竟然就出現在眼前…………
後來比對才知道房子其實有經過整修,而原本其前方的建物也已拆除,
所以整個格局才與原本有所差異;
以至於無法在google map 上找到。
這一類的建築實在罕見,是一棟兩層樓高的製米工場,據資料顯示;該主人姓鄭。
屋前其實已加蓋了圍牆及鐵門,幸好主人剛好在家,也就獲准進入參觀。
山牆上的時鐘是個特色,只是時鐘上的時間不知道是否有含意 ?
而停止不動的時鐘,又代表著什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