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狷夫,1910 年出生於杭州,本名抱青,號覺翁,狷夫是他後來的名字,
他的一生,也確如其名,狂狷不取,浪跡畫壇。
他從小就喜歡畫畫,還常在牆上塗鴉,17歲的時候,拜王潛樓為師,開始了他的繪畫生涯。
抗戰爆發,傅狷夫遷居四川,在巴蜀九年,桂林的突兀奇峭、嘉陵江的蜿蜒清朗、三峽的蕭森拔峻、
以及長江的急流險灘,給傅狷夫很大的突破跟啟發。
民國38年,渡海來台灣,傅狷夫在船上,又再次領會到水深如黛,浪起如山,大自然的雄壯。
抵台後,幾度上阿里山,沉浸在北海濱,經年累月的觀察山水的活力跟變化,獨創出裂罅皴及點漬法。
86歲時,兒子將他接去美國定居,2007年,因肺衰竭過世於佛利蒙的家中,享年98歲。
傅狷夫教授自小承襲家學古訓,8歲從父學習書法、篆刻與詩文,自描紅習字的啟蒙開始,
不僅文學根柢深厚,也培養出嚴謹而務實的學習態度,自幼受父親一手調教,除了古文、書法、篆刻之外還多方涉獵,
並以行書《蘭亭序》、《聖教序》為日課,之後又以《三希堂法帖》為範本,
於是視野漸開,更努力廣泛臨摹諸家精髓。
傅狷夫學習書法的歷程,主要是從歐體入手,進而臨顏、柳,弱冠之際即已遍臨歷代諸大家,甚至涉獵海上諸時人;
此後,又上溯秦漢六朝,作篆、隸以及方筆之書體。
經遍臨各大家的書藝,博覽諸家精髓後,領悟到此舉反陷入雜而不精、失去書藝精純的意義,於是轉而專注於以晉人諸帖為範本。
是時,抗戰爆發,傅狷夫隨政府遷居四川,攜帶《集字聖教序》、孫過庭《書譜序》、文徵明數帖隨身而行,
閒居在家即以習字解悶,於是行書的造詣大為精進。
至於草書的喜好與培養,則是在民國38年來台以後,以生活環境漸趨安定,
開始參考各項書籍,購求各類書帖,轉而醉心於草書的追求,並開始嘗試創作「連綿體」。
傅狷夫學習書法的歷程,
可以分為以下三個不同的時期:
第一期是從小寫歐字,等達到橫平豎直的要求後,開始臨寫柳字,再換寫《顏氏家廟碑》與《麻姑仙壇記》。
那時即主張力求方正而不全依碑帖的結構。約在15、6歲時,就能書寫一般賀禮的對聯,繼而寫行書,以《蘭亭序》、
《聖教序》為日課,並從家藏的《三希堂法帖》內獲得極大的啟發。
第二期是自民國24年開始,由於轉任職於南京,之後又隨國民政府到四川,
此時期專攻文衡山行書與孫過庭《書譜》,致力甚勤。篆書臨摹李陽冰的《三墳記》、《城隍廟碑》,
並涉及楊沂孫、趙之謙、鄧完白、吳昌碩等;隸書則是臨寫《乙瑛》、《禮器》兩碑最久,旁及近代伊秉綬。
北碑則深愛《張黑女》、「二爨」(《爨寶子碑》和《爨龍顏碑》)、《龍門十二品》等,
對於方筆工整的寫法甚有心得。
第三期是自民國38年來台以後,為排遣幽思之情,開始研習大草。
首先,從王鐸草書詩卷下功夫達五、六年之久,深悟草法中「抑揚頓挫」、「爭讓避就」的原理,
其後更博涉諸家,對王羲之父子、智永、張旭、賀知章、懷素、黃山谷、米南宮、祝枝山、黃道周、傅青主、
張瑞圖、許友等,無不臨習。
草書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五種:章草、今草、狂草、連綿草、標準草書。
其中「連綿草」是指一筆直書,連綿不斷,貫串整幅,組織成另類的書法藝術趣味,主要是以明代王鐸、傅山為代表。
傅狷夫從小的書法學習,是從「三日一帖,五日一碑」的紮實訓練開始。
來臺以後,逐漸以書畫寄託心境,並搜羅相關名家碑帖,對於王鐸所寫的草書《五律杜詩》,以其極為流利自然,
因此特別鍾愛珍藏,在苦練多時之後,進而對大草有更深刻的認識。
對於各家碑帖的學習,每一碑帖,臨寫月餘便棄之而另習新本, 如此用功之勤,汲取各家之新意,
尤以苦練王鐸草書,因而造就日後在創作「連綿草」的絕佳表現。
書法的美在於空間之運用,在於線條之起落與墨跡之分布。
傅狷夫書法的成就,足以媲美繪畫藝術的創作,人稱「書畫雙絕」,實當之無愧。
他以行草為主的創作,下筆力道、運勢,拿捏得恰到好處,有如繪畫之布局、章法、結構。
而以畫法入書的「連綿草」常數十字一氣呵成,動勢、行氣與留白空間的搭配形成一股無形的力量,
更是傅狷夫個性與見解的最佳表現與抒發。
傅狷夫可說是台灣近代最具視覺性與繪畫性的書法家,
在書法上功力的運轉與文字造形原理的學習,無論是真、草、篆、隸各體,都逐一研習而樂此不疲,
每日幾乎沉浸思考書藝1、2小時,其中最具心得的就是草書的書寫。
傅狷夫將存於心胸的意境,寄於筆端之上,展現出千萬軍馬的氣勢與雄偉而恢弘的藝術性效果。
練習寫字與練習書法是不同的,前者是摹寫某家之體,後者則須在造型、佈局上有所領悟,自創一格,方能下筆有神。
書法本就是由線構成的造形美,兼具有空間的伸展,
時間的韻律,空間能使線條發揮機能性,產生視覺上的舒適感;
時間能使書法得到連續運動的張力,隨著筆劃起伏而構成力量的凝聚。
傅狷夫的書法,從文字造形上得到情感的解脫,
這種心貫於筆,筆行於紙的書法,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