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社是邵族的舊聚落,因為是由濁水溪進入邵族領域的
第一社,故名頭社。位於現今魚池鄉西南方,鄰近日月潭。
頭社盆地是魚池鄉諸多盆地中面積第三大的,
有1.7平方公里,「頭社米,水社魚」是魚池地區早期居民
流傳的諺語,顯示頭社盆地土地肥沃適合種稻,其產量與品質
都高於其他村落,號稱「魚池鄉的米倉」。
豐饒的稻米收穫使早期頭社地區曾有過6座大型木造
碾米機的盛況,現在因為產業轉型的因素,大多已廢棄或停止運轉,
只剩下一座保留在三聖宮廣場戲台旁,
見證頭社盆地的稻米黃金歲月。
如今頭社地區的農村產業以種植檳榔與蔬菜為主,
是魚池鄉主要的蔬菜生產區,尤以絲瓜為大宗;
近年來,當地社區發展協會鼓勵居民
朝安全農業發展,已有良好成效。
頭社盆地海拔六百餘公尺氣候溫和涼爽,盆地原本
也是一處淺湖,後來因為泥沙淤積等因素,於是水潭慢慢地消退
而形成泥炭土盆地。
這種特殊的環境,雖然讓早期來到頭社開墾的先民不必為了
尋找灌溉水源而傷腦筋。但是卻也在耕種方面吃足了苦頭;
因為田地屬於泥沼地,體積較大的牛隻一進入便會深陷其中,
因此根本無法幫忙耕田,所以必須完全藉由人力來耕種,
非常辛苦。
為了要改善這種狀況,頭社當地的先民遂在農閒之時,
利用牛車搬運山土來填實泥沼地,以利耕作;但是時日一久,
竟然形成上層是土,底下仍是水澤的怪現象。
根據當地耆老表示,早期在頭社盆地的田地上用力踩踏或跳動,
附近的地都會跟著抖動,十分有趣,
因此活盆地又有「曼波田」之稱;
頭社活盆地裡種植最多的是絲瓜,日月潭頭社活盆地是
全國最高海拔絲瓜生產專區,面積廣達50公頃,夏季產量
佔全國一半,惟夏天梅雨淹水也影響收成。
魚池鄉農會表示,頭社絲瓜種在肥沃的泥炭土,
瓜果碩大,口感清甜,惟當地位處盆地,
夏天梅雨季常遇淹水,為提升絲瓜抗澇能力,
前年起展開3年期的嫁接補助,利用
耐候品種特性,增加絲瓜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