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2177.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

位於北埔鄉南興村城門街旁,「義友塚」是於開闢大隘南興庄時,因屢與原住民激烈交戰,

以致傷亡慘重,陣歿勇士遂埋骨於此,後人為感念彼等開隘恩澤,遂築塚祀之。

DSC04048.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DSC04049.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

碑題曰:「開基義友塚」 ,塚前立有石碑,聯曰:「義並山河憑勇智,友存誼道奠封疆。」

惟年久祭祀間迭有中斷,於是同治元年,始有邱金華倡議定期祭祀,並捐五十圓籌辦「義興嘗」之會,

其後每年於春分之日舉行盛大祭典(以豬、羊牲禮祀之)

DSC04035.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DSC04036.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DSC04039.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

1933年四月舉辦大隘南興庄開闢百年祭時,為紀念墾首周邦正乃命名為「邦正園」

民國八十五年)(1996) ,北埔鄉公所有感於先人埋骨於荒煙蔓草,彼等墾闢恩澤無所彰顯,

遂重新整修墓園,冀望後代子孫永銘恩澤,並保存歷史文化資產,

歷經年餘整建,園景煥然一新。

DSC04037.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

DSC04038.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DSC04045.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DSC04046.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

道光14(1834)淡水同知李嗣業鄴為退展撫「番」事業,乃促成時任九芎林庄總理的粵人姜秀鑾,

與竹塹城的閩人周邦正合組「金廣福」墾號,朝向東南山區開墾,

此為著名金廣福公館的由來。

 

DSC04044.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DSC04041.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DSC04040.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

 

 

周邦正(1781-1847) ,譜名貞厚,號直齋。乾隆四十六年(1781)出生於福建泉州安溪。

道光初年由安溪縣來台,居於竹 塹。道光四年,由俊秀遵常例捐納監生,次年奉部頒給執照

 

DSC04043.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

道光六年,會同淡水廳紳商,籲請建築廳城,並與林德修 、蘇國珍等三人擔任南城董事,在場督工,

分建南段城垣, 並捐番銀五百元,一四折銀三百兩,贊襄城工。

DSC04042.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

 

DSC04047.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

在台十餘年 間,一方面在竹塹營商,當時號稱竹塹周百萬,一方面在大 甲從事水利設施投資。

道光十六年,接替林德修為金廣福閩 籍墾戶首,負責辦理塹城衙門公事,並掌管總戳記。

DSC02170.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DSC02169.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

金廣福 墾闢之初,防番及經費均極困窘,所幸周氏與姜秀鑾同心善 處,漸次開闢北埔,月眉兩庄田園千甲之地。

道光二十七年(1847)  去世,享年六十七。

1933年金廣福大隘開闢百年祭, 受惠鄉民將發源地址東面蒼翠山丘命名為秀鑾山,

並設邦正 園,以誌其功業。

DSC02177.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DSC02171.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

 

 

金廣福之龐大隘線曰「大隘」 ,其所經營之事業,以興墾廳城東南廂為目的,

故初期開墾之地,總稱「南興庄」

 

當時北埔除東面靠山外,西南北三面都種植刺竹為城,開設四門,以為大隘之總本營。

 

 DSC02173.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DSC02174.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

 

 自設隘以來,與諸社番戰鬥,大小共計十餘次,當道光十五年七月十四日,墾民隘丁在麻布樹排‧被大勞社兇番

襲擊,死傷八、九十名,血流成河,屍體如山,秀鑾聞之,心火怒燃,乃親自率眾馳援而擊退之,尤見遭害之墾民,

潛水浮沉,沿溪逃生,經七八日後,始由中港溪下游夜半回家,驚嚇已設隘正在守孝之眷屬者,傳為悲壯之談。

 

DSC02175.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

 

 

 

 道光十七年冬十月,復在番婆坑大受襲擊,死四十餘名,其他各隘亦多有戰鬥,如此辛苦防禦,慘澹經營,

賴所屬部子弟、同鄉、隘丁、墾民人等,亦皆百折不撓,一心一德以襄助,一面披荊斬棘,不遺餘力,其毅力之所向,

迫使各番無法抵禦,終於大部為金廣福所驅逐。

 

DSC02176.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

 

於是淡水同知,乃為詳請鎮道題奏,頒發給金廣福鐵鑄戳記一顆,俾其正武擔任開疆重責,

得以指揮數百隘丁,驅除社番,其兵權之大,信望之隆,殊非尋常墾業所可比。

 

 

姜周兩人同心善處,突破經費難關之墾闢,至道光末年,北埔月眉兩庄田園,已達一千餘甲,

四方居民自遠方集處於斯有千餘戶,人口達數千人。

 

DSC02168.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

 

昔之荒榛,都已化為美村林立,且復先後建設龍鳳髻、南埔、社官爺山陂圳,使墾地多變為良田果園,

歲收稻穀達數萬石,居民日臻富裕。

姜秀鑾遂家居北埔,其家道殷富,固無首屈一指,道光廿六年十二月逝世,享年六十三歲,受賜五品軍功職銜,

翌年八月周邦正亦病逝,享年六十五歲,其時為竹塹城總理。

 

DSC02181.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

 

姜周歿後,由其後代繼承墾業,至道光廿九年,復有生番出草,大舉包圍中興庄,

結果馘去徐姓墾戶二人首級,眾庄聞警,協力追擊,當即截殺兇番九人,架其首級到城獻功,

獲得獎賞,從此之後,番害即告絕跡,東南廂一帶永告肅清。

 

回顧姜周二人,一掘起於阡陌之間,一擁塹城百萬之富,二氏能同心協力,

毅然擔起政府力且莫及之防番開疆墾務,先後十餘年間,智謀勇敢之行動,統馭數百子弟及同鄉,

歷經十餘次之血戰,洒碧血、拋頭顱,驅走明鄭時代以來所未能剿撫之兇番,計三十餘社,

闢幅員數十里之蠻荒,奠定後世北埔、峨眉、寶山三鄉樂土之基業,其勳勞之在竹塹開拓史上,

又添上輝煌燦爛的一頁,因此以竹塹史上,除王世傑外,其他無人能及。

 

DSC02178.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DSC02179.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DSC02180.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

 

 所以 昭和八年(1933) 年四月,三鄉居民,為紀念其偉大勳業,

曾舉行金廣福開闢百年大祭,同時將其發祥地址,東面蒼翠一山,命名秀鑾山,並立碑於山上紀念,

另於其街外一片丘地稱邦正園,一則為開疆捐驅者建義友墓,勒石以示景仰…………

 

DSC02172.JPG - 北埔  開基義友塚

 

此即開基義友塚之由來。

前後兩趟的踏查,均記錄於其內。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