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橋又稱萬安橋,在市區東北郊洛陽江入海處。
該橋是舉世聞名的梁式海港巨型石橋,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洛陽橋原長1200米,闊5米許,橋墩46座,橋欄柱500根,石獅28只,石亭7座,石塔5座。
規製宏偉,工藝卓越。
採用筏型基礎及種蠣固基更是中國乃至世界造橋史上之創舉。
歷史上洛陽橋有二次規模較的重修,一是明和德中郡人李俊育僧正淳重修,增高三尺;
一是1932年蔡廷鍇重修增高,鋪設鋼筋水泥路面。現存橋長834米,寬7米橋墩31米。
石亭二,一為中亭;一為泉南佛國亭。
橋南有忠惠祠,為紀念蔡襄造橋功績而建。橋北有昭惠祠,奉祀護橋海神,有真身廟,
供奉義波和尚為造橋盡瘁,橋成化去, 以其真身造像祀之。
洛陽橋,原名「萬安橋」。
唐朝初年,大量的中原人南遷,看到這裡的山川地勢很像古都洛陽,橋也因此得名為洛陽橋。
它與北京的盧溝橋,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名橋。
洛陽橋不長,現橋長73.29米,由石頭組成。整座橋一共有44座船形橋墩、104只石獅、7座石塔。
船型的橋基設計既可減少水的衝力,又有比較好的審美效果。
洛陽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也是世界橋樑筏形基礎的開端。
橋設計最為特別的地方是在「種蠣固基法」,做法是在橋下養殖大量牡蠣,
巧妙的利用牡蠣外殼附著力強、繁殖速度快的特點,把橋基石和橋墩石膠合凝結成牢固的整體。
這也是世界上笫一個把生物學運用於橋樑工程的創舉。
橋頭還有始建於宋代的蔡襄祠,可以看到蔡襄的石像,是為了紀念蔡襄而建的。
著名的蔡襄《萬安橋記》宋碑,即立於祠內。
碑上的文章簡短精煉,用153個字記載了造橋的時間、年代、橋的長寬、花費的銀兩和參與的人物等,
書法優美、刻工精緻。
蔡襄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他的自撰自書此碑為洛陽橋增輝不少。
在橋的護欄外側現存7 座石塔,
其中樓閣式塔3座,寶篋印經式塔1座,五輪塔1座,經幢1座,鎮風塔1座,
在中洲上還有1處塔的基座。
中洲以北的橋面中段橋墩上有一座寶篋印經式佛塔,通高3.64米,塔座為邊長0.95米的四方形。
塔身分為兩層,下層四面各有一尊浮雕盤坐佛像,上層較高,面向江面的方向雕刻有一面佛首,
佛首左右兩邊分別刻有「月光菩薩」和「己亥歲造」。
根據該塔的雕刻風格,考古人員確定其建成時間約為北宋嘉佑四年(1059)。
中洲上現存兩座石亭,其一為「中亭」,位於中洲北側,始建年代無法考證。
另一座亭為「西川甘雨碑亭」,為紀念明代晉江縣令方克所建。
民間傳說方克為晉江祈雨成功,鄉民為紀念而修建此亭。
周邊歷代碑刻林立,並有「萬古安瀾」等宋代摩岩石刻。
當中不乏名人所撰題;
中亭內有一海內第一橋的碑額,
說明該橋歷史之久遠………
洛陽橋主要是以歷史出名,倒不是因景點漂亮壯觀而聞名。
走一個來回耗時並不多,一路上各時期石碑述說著它的歷史悠久。
來這裡看看船頭形狀的橋墩,欣賞下古代橋樑的建築藝術。
還可以在橋上透過石逢看底下的江水,在橋上感受洛陽江水的澎湃。
洛陽橋有所謂的八景:
燕子穿梭,洛水潮聲,白沙漁火,清源倒影,中亭釣月,凌波瞭望等;
是一處極具休閒、又兼具文史氣息的景點………..
前往泉州時值得造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