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是個保存完整日治建築及文化的城市,
走過五十年的風華,這些建築不僅見證了歷史,
加上數代常民生活經驗的累積,
豐富了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

何謂歷史街區? 城市歷史街區是指「具有歷史、文化意義之
街道或結合歷史、文化,並有保存再生價值之建築群所形成之環境」。

這些歷史街區所營造出特有的場所感,
是構成城市魅力的重要部分,蘊含著豐富城市發展的經驗和記憶,
與城市發展的形象和功能連結成整體而密不可分。
歷史街區並不強調任單一建築物的特色,
而是環境的整體感和區域性。

府城歷史街區於106年(2017年)3月公告,
目前第一階段範圍北至成功路、公園南路;東以北門路為界;
南經樹林街、府前路、及友愛街;西臨運河及民權路三段,
為歷史資源較集中的地區。

置於第二階段則考慮擴大歷史街區,
以全面包含清代城牆的範圍。
為了進一步保存府城歷史風貌,將府城歷史街區範圍擴大至竹溪、
成功大學周邊與臺南運河周邊之緩衝區草案正在研擬中。

府城的城市紋理以清代的巷弄,舊河道,
和日治時期的市區改正為基礎;加上公告的古蹟及歷史建築、
其他重要景觀及設施、特色商店、以及特殊的廟宇交陪活動,
構成了府城特殊的城市空間。

府城歷史街區內的特色歷史老屋
共計1235個建物單元。
歷史街區獨特的品質著實地構成了其
內在的美學價值。

五條港興起於康熙末年至乾隆年間,是當時維繫台南府城

對外商業貿易往來的重要樞紐,清朝時期台灣北中南各自

發展出港口與大陸對接,也因港口周邊商務活動興盛而

孕育出城鎮的雛型。

舊時台南府城屬於五條港區,

現在大家所熟知的神農街、國華街、康樂街等,

當時都在港區所包圍的範疇中,

而信義街則屬五條港最北端的區域。

五條港由北到南分別是新港墘港、佛頭港、南勢港、

南河港與安海港範圍,約在今中正路以北、新美街以西、

成功路以南左右,是以前府城最重要的商業門戶。

當時五條港各港,均有各姓氏族人分據工作地盤,

並各自建立廟宇。

其中泉州石獅塘後的黃姓在新港墘港建立集福宮;

居住在臺灣府城看南埕(今民族路三段148巷與信義街交會口)、

被稱為「咾咕黃」原籍泉州府石獅塘後的黃姓族人,在新港墘

(今中西區信義街前段)營生,並興建了集福祠。

乾隆元年(1736),該廟建立,

作為當時船筏、碼頭工人的信仰中心。

道光以降,臺江內海淤積日甚,各港道日漸淤淺,

黃姓族人與此廟便西移至信義街尾。

道光二年(1822)黃資盛、黃元貢、黃元門等董事發起募捐,

募捐番銀一千大員,並遷建現址,且改名為「集福宮」。

廟宇搬後的地點因鄰近台江,

清末時發展成商販雲集的老古石港,

當地人便在此廟專司協調商務、士地等各種糾紛,

廟中還留有「老古石街公議」石碑。

早昔緊鄰五條港之一的新港墘港道,

有老古石渡口可直通安平,往來於府城、大陸間的郊商貨船,

多以沉甸的硓𥑮石壓艙,待船抵達港岸後便堆置於街邊,

老古石街一名自此而生 。

兑悦門邊長長的石板路是觀光客熟悉的信義街,

今日的窄街道卻是昔日府城知名五條港之一的

新港墘港港道。

入船町為日治時期臺南市之行政區,包括清代舊街名金安宮、

老古石、新港墘、土岸尾、看南埕、藥王廟、海安宮、中街。

區內為歷史上五條港之既有區域…..

信義街46巷15號的這棟老宅,沒人知道主人是誰,

之前已荒廢許久,不禁令人覺得婉惜。

網路上可得知資料稱此為中街黃宅,

而之前住此經營生生蘭藝的屋主也卻是姓黃,

從地緣上看,此處為黃姓人家

似乎機率甚大。

只是能在日治時期有如此財經實力者,絕非泛泛之輩,

卻未留下絲毫資訊,也不得不讓人好奇。

有文史工作者訪談得知該宅院約建於1920年代,

第一代屋主從事航運業,第二代曾留學於東京帝國大學,

詳細家族史細節,現住戶不知為何不願多談。

民國三十八年(1949)台南市名紳王開運,集結當時具有貿易

經驗之專業群,貢獻智慧,集思廣益,謀求整體最大利益,

為永續經營奠定根基,創立台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公會成立時,光復初期,百廢待興。

第1屆王理事長開運(民國38-40),常務理事蕭天旺、陳宗坤,

理事王朝榮、翁金護等捨私利,任重道遠,在艱困中經營。

第4屆黃業理事長(民國44-46),理監事們及全體會員精誠合作,

發揮團隊精神,會務逐漸發展。

當時與日本正式簽訂貿易協定,臺灣對外貿易亦漸活絡,

會員家數達214家。

第5、6屆理事長則由翁金護(民國46-50)續任。

由於擔任理事長者,均為地方上重要人士。

其中,該位黃業理事長,

不知是否與此黃宅有關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