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港舊稱「海翁窟港」(海翁即鯨魚,今海墘里一帶)。
康熙40年(1701)前後.有部分漢人由鹿港北進並自大安港、白瓦厝港登陸,抵此拓墾,
其間有閩籍之張、林兩姓及粵籍邱姓族人率先開墾大安、鐵砧山腳、日南及九張犁等荒埔。
嗣後,本區一帶開墾日進而逐漸發展,
清康熙45年(1706),閩、粵移民日眾,於今大甲地區已形成為漢人聚落。
雍正2年(1724),淡水廳同知王洲訂定化番狩獵及耕種之地,以利民眾申請開墾,於是來墾者激增。
康熙末葉以來,漳浦縣人林秀俊,墾號「林成祖」至此招佃墾闢,不但拓地漸廣,歲入租穀近萬石。
對本地區早期開發,頗有貢獻。
自康熙年間起,漢人移居大甲沿海平原者日多,
而當地平埔族原住民,與漢人在優劣懸殊競爭結果,不無漸次漢化,或被迫他遷。
同時更因在大量開墾後,形成漢番關係之複雜錯綜化,其所衍生民先民開會歷史照片番糾紛,層出不窮,
結果於實質上土地之支配權落在墾戶,而土著族只留有收租權而已。
亦因漢番是接觸頻繁,生存競爭的後果所發生之衝突,如越界侵墾、訛詐、倡亂等糾紛事件迭起。
其間最著者,如明永曆36年(1682)大甲七社番亂及雍正9年(1731)大甲西社林武力(Rim|Vurak)等倡亂,
官憲為爭功迫害族人,遂引發聯社圍攻縣垣,而形成早期台灣中部大動亂。
事平之後,大甲社改為德化社, 沙轆社改為遷善社,牛罵社改為感恩社。
據淡水廳志所載:「道光21年(1841),同知曹謹編查戶口,城南四堡有1萬3千1百30丁口。」
而城南四堡即為大甲堡,轄有63莊社,其所涵蓋範圍即今大甲、大安、外埔及后里等。
本區早期移民主要來自泉州二邑(晉江、惠安、南安)。
橫圳地區為一街庄,稱為「橫圳庄」,隸屬於苗栗三堡。
該庄北及東邊與社尾庄為鄰、營盤口庄為鄰,南邊為庄尾庄,西邊為溪洲庄、松仔腳庄。
在地緣上,其實更加接近今日大安鄉的轄區…..
雍正12年(1734)漳浦縣石榴鄉攀龍社人林成祖入墾大甲,率眾築大甲圳(今社尾溝),
開墾社尾、橫圳、水柳、松仔腳、腳踏、塭寮一帶的土地,歲入穀萬石。
日治時期,田心仔、三十甲庄、下大安庄等稱為「下大安區」。
另合併頂下腳踏、塭寮、松子腳、橫圳庄等為「五庄區」。
可見其地域上之關連。
此間的古厝多為張姓、林姓所有,
從三合院的堂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