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日區溪壩里舊地名是「溪心壩」。
依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典藏的《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文獻,
大正四年(1915)記載為「溪心埧區」,但大正八年則記載為「溪心垻區」,
區長都是林東。
依教育部異體字字典,「埧」、「垻」都是「壩」的異體字。
即今東園、溪壩二里之舊名,據說因在溪道間之荒埔地開墾建莊,故稱之。
可能為客籍拓墾聚落之地名….
溪南地區最早的入墾記錄,為吳洛以吳伯榮墾號入墾溪心埧、阿密哩與吳厝等庄。
「溪心壩」在今天的東園、溪壩二里。
「溪」指的是流經此地如網狀般的烏溪,「心」就是中間的意思。
因為先民在溪道之間的荒埔地開墾建莊,故得名。
烏溪下游北岸之地,烏日地方,地當巴布拉、猫霧捒、洪雅的過渡地帶,
康熙末即有漳州府魏姓入墾,雍正年間續有閩籍楊、陳、林姓由大肚入墾。
烏溪流域下游北岸,有萬斗六溪圳。
《彰化縣志》記云:「在猫羅保萬斗六埔。水源詳見山川,業戶吳伯榮築。灌田千餘甲。」
又山川中萬斗六溪條云:「發源於內山,逕火燄(山名),合大肚,入於海。」
可知萬斗六溪即指今烏溪橋以上之烏溪。
同書〈田賦志〉,乾隆三十二年條云:
「吳伯榮即吳洛,填墾溪心壩、阿密里、吳厝庄入額下則田園共…..。」
據悉雍正十年以前吳洛已來台,乾隆年間在中部地區開墾,
而開墾有成是在乾隆三十年到四十年間。
開墾地點在烏溪下游北岸之溪心壩、阿密里、吳厝庄、猫羅保、德興庄等地。
而萬斗六圳溪即吳洛所開鑿。
「溪壩」村名來自「溪心壩莊」,清代末期就有此地名,地名緣自地形,
本村四周皆有溪水,中央一塊隆起的土地,可耕可居,故名「溪心壩」。
後將村名省減為「溪壩」。
雍正年間,閩、粵人同時在此開闢,到了乾隆末期,土地盡闢,曾有閩、粵械鬥之事,
後粵人悉往東勢遷移,幸留有「客仔莊」一詞以證粵人在此開墾的遺跡。
本村以林姓為主,客仔莊留有幾戶人家,主要姓氏為黃、吳、蕭等,
由於受閩人影響,大多不講客家話。
村莊中心位置有一面積不小的合院,正身門額為璧德堂;
有內外埕之分,內埕門柱及外部圍牆大門的門柱均有裝飾樣式。
可見應是當地重要家族 ?
從前方資料顯示 :
此間可能即前文所提區長林東之故居。
惟,文獻資訊不足,無法斷定。
近日造訪,但看荒蕪的內埕已有整頓,但一旁空地已圍起圍籬,
只怕是要進行拆屋整地的動作…….
這美麗的門柱,
只怕不久的將來將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