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在明末鄭氏時代就由漢人所開闢,當成船舶停泊以及登陸的地點。
雍正年間中部從現在的頂厝起,北部則到現在的海埔厝一帶,由閩省漳州人許祐德所開墾完成,
所以剛開始時沿用「許厝埔」的地名。
到了乾隆初年,北界的草港及東界的馬明山(秀水的馬鳴山)都建庄。
「鹿港」一向稱為「鹿仔港」,
道光十二年的《彰化縣誌》如此記載「以鹿仔港為港名,而以鹿港為街名。」
往昔,鹿港為台灣三大港之一,
以致有「一府(台南),二鹿(鹿港),三艋舺(淡水內港)」的說法。
在全盛時代人口總數約有十萬之眾。
唐末年及宋中葉,施氏自有河南光州固始遷徙福建,卜居晋江者,是為晉江施氏。
晋江施氏因入閩時間之不同,而形成两大支系,即錢江支系與潯江支系。
據《錢江施氏宗譜》所載:始祖諱典公,官秘書丞。
唐昭宗十六年 (903) 施典偕子宣教郎敬敷、宣義郎敬承,自河南固始入闽,擇居晉江錢江(今前港)。
而後一脉相承,尊施典為錢江始祖。
較之錢江支系入閩晚260年后,潯江支系亦随之而來。
其一世祖施炳,字庭耀、號焕章,登宋绍兴元年進士,官大理寺平事,
于宋孝宗隆興元年 (1163) ,同由河南固始遷闽,首卜建陽麻沙界首,再徙福清高樓,
旋肇晉江南潯(即今衙口),而后派裔藩衍,瓜瓞绵延。
施母葉太孺人墓位於施祖庠生善述家族墓園中……..
從墓園的解說牌可以看出,施善述家族為入墾海埔厝一帶的施姓。
也可以從中看出此支系出潯海。
施姓燈號「潯海」,大宗祠位於晉江衙口,所以又稱之為「衙口施」。
施琅正是此支的重要人物…….
施琅平台後,因戰功卓著,隨其渡來臺灣的晉江施姓親屬和族人不計其數。
經過認定,「潯江」又稱「潯海」,是即施琅直系分支。
位于晉江市深滬灣畔的衙口村,原稱潯海,是清代靖海侯施瑯將軍的故里,
因施瑯在此建將軍府,並鋪設寬敞的石庭,故稱府衙,府衙門口常有周圍居民進行集市貿易,
因此衙口做為集市名就一直沿用至今。
庠生施善述者,文獻無任何資料。
家族墓園中多為歷代先祖經拾金遷葬於此,所以墓造已予以簡化,倒不顯其特色。
其中唯一較為特別的,就是這一座施母葉太孺人墓。
只是,對於此墓仍無進一步之資料。
但其墓造時間於日治期間,樣式以融合了一些當時營造工法的特色;
想必,其後人應當也算是當時的重要仕紳人物 ?
只是,
資料仍不足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