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元年(1722),因諸羅縣幅員過大,於虎尾溪以北增設彰化縣轄十保,
當時二崙、崙背及麥寮一帶合稱布嶼稟保,與西螺保同隸彰化縣。
光緒元年(1887)正月,全島行政管轄區域再調整,增設臺北府。
臺灣府仍管轄臺灣、鳳山、恒春、諸羅及彰化等五縣。
當時布嶼稟保劃分為布嶼東堡(二崙一帶)及布嶼西堡(崙背一帶),均仍隸屬彰化縣。
光緒十三年(1900)八月,清廷正式建省。
全島分臺北、臺灣及臺南三府,下置十一縣三廳。
雲林縣即為新設縣之一,隸臺灣府。
縣治設於竹山鎮林杞埔雲林坪。此時二崙地區仍稱布嶼東堡。
明治四十二年(1922) 行政管轄區域再調整,設十二廳。
將斗六劃分為斗六、土庫、西螺、北港及下口湖等五支廳,隸屬嘉義廳。
西螺支廳之下設西螺、新社、油車、崙背及麥寮等五區。
油車及崙背二區即原布嶼堡轄區。
大正九年(1920) 行政管轄區域大幅調整,廢廳設州、廢支廳設郡,廢區設街庄,
街庄之下設堡,保之下設申即全島劃分為臺北、新竹、臺中、臺南、高雄等五州。
臺南州之下設新豐、北門、新化、新營、嘉義、東石、大林、北港、虎尾及斗六等十郡。
此時油車區改稱為二崙庄,隸屬虎尾郡。
這也是二崙這一名稱第一次被使用……..
二崙地區的開拓應自康熙四十年(1701)開始。
當時二崙有兩座小丘崙、北方有兩座稍大的丘崙即今之大義崙,
東有先住民巴布薩平埔族聚居的西螺社,西有貓兒干社(自今大同村至崙背豐榮村一帶)兩社,
因為他們平日以狩獵為生,甚少從事農耕,所以夾在這兩社之間,
仍是一片完全未經開墾的原始荒蕪之地。
清康熙四十年,世居福建漳州府紹安縣官陂鄉的廖朝孔,胸懷大志,
率同二弟朝問、四弟朝路以及朝近、朝廳兩個堂兄弟一行五人,從貧瘠的官陂山區,
攜帶扁擔、柴刀、鋤頭、十字鎬等農具及五穀種子和少量乾糧,乘破船孤舟,
冒著濤天海浪,渡海來臺施展抱負,落腳二崙,從事墾荒開拓農地。
嗣後,一批接著一批,另有七、八十個族人亦相繼渡海來臺,
散居於田尾、湳仔、三和、來惠、楊賢、義庄各村以及西螺鎮各里、崙背鄉港尾等地開墾。
此後,又有李姓先人來臺開拓油車、大義、港后、永定等各村,
鍾姓先人開拓定安、永定村,楊姓先人開拓楊賢村。
廖朝孔等人定居小二崙時,此地有兩座較大的丘崙,乃稱為大二崙;
大正9年行政管理區域調整,廢油車區設二崙庄時,小二崙改稱「二崙」,
而大二崙則改稱大義崙,光復後簡稱「大義村」。
大義村是李姓群集的村落,
角頭廟旁的三合院,
是聚落中最具代表的傳統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