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八協境東嶽殿,俗稱嶽帝廟(岳帝廟),主祀東嶽仁聖大帝,

創建於明鄭時期,由鄭經於明鄭永曆二十七年(1673)正式建造,

為臺灣最早奉祀東嶽大帝之首廟,

亦為昔日臺灣府城七寺八廟、

府城八協境廟宇之一。

東嶽殿起源於明鄭時期在山川台紮營的官兵將嶽帝爺香灰袋

掛在附近一棵松樹下朝日祭拜,

信者日眾,於式於今日東嶽廟附近搭建草庵供奉東嶽大帝,

並將香灰裝入小袋中當作護身符以求去病消災。

據考證,當初建供奉嶽帝爺之草厝,即今之府前路一段六十八巷

五十七號一帶。大明永曆二十七年(1673)時,時值三藩之亂,

鄭經欲西征而在當年九月將廟宇遷建至現址,以求出師順利。

康熙年間有三次修建,依《福建通志.卷十一祠廟》記載,

康熙二十四年(1685)臺灣知府蔣毓英捐俸重修該廟;

八年之後依《臺灣府志.卷二壇廟》所記臺廈道道臺高拱乾

又發起重修,此時仍維持明鄭時的樣貌,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時由鄉人鳩資修建,增建左護龍。

之後依《重修臺灣縣志.卷六祠宇志》中記載乾隆十六年(1751)

舉人許志剛(生卒年不詳)等人發起重建,大抵完成全貌,

至今東嶽殿舊構件大多是此次工程所留存。

乾隆三十二年(1767)又再次整修。

廟內懸掛「帝出乎震」匾額上記載嘉慶十四年(1809)重修時

增建了鐘鼓樓,為此廟規制較完整的包含三進兩護龍與鐘鼓樓的

全盛時期,

其後咸豐元年(1851)、同治二年(1863)又有整修。

日治時期1914年重修,

1942年因拓寬廟前的嶽帝廟街為9公尺而拆毀

鐘鼓樓與前殿,將三川門內移到四垂亭作為拜殿,移走門前

石獅座,使該廟正殿前缺乏天井,改變甚多。


1979年又拓寬廟前之建國路(今民權路一段),

拜殿遭到拆除,廟門移到正殿處,全廟僅餘兩進。

1994年重修後整體格局恢復三進,

但廟門依然緊臨馬路。

除了建築等古物外,東嶽殿亦以舉行各種,民俗法事而聞名,

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為「打城」。

打城是「攻打枉死城」的意思,

是一種令亡魂脫離枉死城的法事。

清領時期原有岳帝廟街,以本殿而得名。


日治時期原訂在此設立「岳帝町」,即取自本殿名稱,

唯最後以高砂町定案。

1985年11月27日指定為市定古蹟。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