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外記》記載 ; 天啟四年(1624),顏思齊與鄭芝龍率手下二十多名兄弟從平戶亡命在笨港登陸,
開始紮營設寨,開墾屯田,建立十寨,笨港在漢人的開發史正式展開。
因移民需由笨港登陸,再往內陸開荒拓墾,許多生活用品、農具,都必須在此採購,
內陸的農產品、原住民的鹿皮,亦在此地交易,船隻往來,故甚至有廟宇建材壓艙石,
因此笨港街是日漸繁榮,成為台灣中南部對外門戶。
由於笨港人口漸多,地位漸形重要,清廷特別調撥台灣水師營駐守。
《諸羅縣誌》記載「笨港地方廣闊,內港紆迴,為縣治以北扼要之地,添兵八十名,哨船一隻」。
《重修台灣府誌》記載「笨港汛,以歸陸路,已千總一員,帶兵一百五十名,分防笨港」。
清康熙時期,笨港不僅是對外貿易的港口,也是盛極一時大市鎮,
《諸羅縣誌》也記載:「商賈聚集,台屬近海市鎮,此為最大」。
乾隆15年)(1750) 笨港溪(今北港溪)嚴重氾濫,
將笨港分為「笨港北街」(笨北港)及「笨港南街」(笨南港)兩部份;
乾隆47年(1782),發生漳泉械鬥,笨北港泉州人攻打笨南港,加上接著林爽文事件
及笨港溪水氾濫,使笨南港漳州人遷至東南方的「麻園寮」,稱「新南港」,
繼承了昔日笨港的歷史文化,
也成為今日新港發展的起源……..
水林鄉村落的形成從四百年到一百年的開發期間都有,
以明朝天啟年間顏思齊開墾的區域年代最早,包括水北、水南、土厝、後寮等村,
都是在明朝末年即有漢人開墾。
其次是較鄰近區域的村落,有尖山、萬興、春牛埔、車港、蘇秦、西井、大溝等,
也有三百年以上的開發史,而最晚的區域則屬瓊埔與塭底,大約百餘年,
各村落皆有同姓群聚的情形,只要根據姓氏去推測,
大概就可以知道此人住在那個村落了。
溪墘厝早期位於內十寨其中前寨與海防寨哨站,
日治時期屬於蔦松堡,溪墘村分溪墘厝及湖仔內等聚落。
溪墘村聚落均聚集在北港溪北岸邊,是名符其實的溪墘。
溪墘厝部落居民,早年均居住於北港溪河床內,堤防為土堤非常低,每逢豪雨均受
溪水暴漲及逢海水漲潮等影響氾濫成災,居民常常流離失所。
後來政府開始重視此一問題,先於民國62年遷村至堤防外,
並重新修築堤防及興建水閘門以調節水量,從此居民不再受洪水之苦,
加上99年新街大排新街抽水站完工後,
水患之苦也逐漸減少。
聚落外的鄭澎湖墓,
應是當地村民的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