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鎮蔡家古厝是嘉義地區罕見保存完整的「硓咕石屋」,日前經嘉義縣文化資產
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將登錄為歷史建築,保留有完整硓咕石牆面及木雕的正身,但刻有「蒲陽衍派」堂號
的門樓及兩側廂房未列入指定範圍,又位於都市計畫道路範圍內,即將拆除,地方人士頗感惋惜。
蔡家古厝已有93年歷史……..
日治時期大正14年(1925) 由屋主蔡尤盆從澎湖購買硓咕石興建,
正身廳房木雕、彩繪及花磚頗有特色,
雕樑畫棟,建物因都市計畫道路工程將拆,布袋嘴文化協會提報爭取保留。
嘉義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委員討論,
指兩側廂房有部分是增建,廂房與門樓結構損壞嚴重,因此,
指定保留有完整硓咕石牆的正身為歷史建築。
由於門樓和廂房位在道路範圍,布袋鎮公所認為,道路旁規劃排水設施,
門樓和廂房若保留,道路將會出現不規則形狀,而且路寬不足,影響交通和排水;
文資審議後,確定門樓與廂房不在歷史建築指定範圍內,公所將擬拆除計畫,
預定將可保留的建材編號、拍照後留存,未來古厝若能進行內縮,或可適當予以復原。
布袋昔日繁華時,有多間硓咕石古厝,如今幾乎拆光或剩下殘壁,
蔡家古厝是嘉義地區罕見保存完整的硓咕石古厝。
門樓刻有「蒲陽衍派」堂號,說明由來派別,正廳畫棟雕梁,彩繪磁磚古意盎然,
屋主當年屬大戶;屋體角落柱體由大塊硓石裁切,是年代更久、埋在海裡更深的珊瑚岩體,
作用是加強固定,也較為少見…….
康熙末期至乾隆初期,因注入倒風內海之八掌溪、急水溪,河沙淤積,且二大河流逐漸
南移使面積廣闊的倒風內海逐漸縮小,原為大坵田(今之內田)、冬港(今之東港)、北中桁
(今東安庄)西邊的布袋嶼,逐漸連接成陸地。
乾隆八年(1743) ,來自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到崎鄉的高姓族人,首先定居於布袋嘴的後寮;
同年,來自泉州府晉江縣東石鄉的玉井蔡氏族人也險渡黑水溝,定居於布袋嘴;
同年,來自泉州府同安縣高崎鄉(今廈門巿高崎)的林氏族人,也來此定居。
遷居臺灣的東石(玉井) 蔡氏,主要聚居在嘉義縣布袋鎮一帶,
迄今鎮公所周邊五里,居民有七成為蔡姓,其中多屬十郎公後裔。
此外還有新塭蔡 (九郎公)、北港仔蔡等支派……..
晉江蔡氏總屬濟陽衍派,而有莆 (蒲?) 陽、青陽支派之分。
蒲陽派以唐末自河南固始遷居仙遊赤湖蕉溪的蔡用元為一世祖。
蔡用元五傳至蔡襄(1012—1067),字君謨,曆官至端明殿學士尚書禮部侍郎,與范仲淹、
歐陽修宣導慶曆新政,革除舊弊,修明政治。
蔡襄在福州、泉州任地方官時,興學校,除弊俗,修水利,築橋樑,
得民愛戴,為北宋名臣,卒諡忠惠。
故莆陽蔡氏引之為榮,以忠惠傳芳作為燈號。
東石蔡氏即屬於莆陽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