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舊城假日文化公車」於高鐵左營站上車,東門、南門或北門站下車皆可,
車上配有導覽解說員,詳細說明歷史典故。
龜山又名小半屏山,山型似龜故名,為向東傾斜之小塊隆起珊瑚礁,地質與地形同半屏山,
最高點63公尺,頭部伸向蓮池潭作吸水狀,尾部一帶臨鼓山區,周圍由舊城環圍著。
隔著蓮池潭與半屏山遙遙相望,登頂可眺瞰左營全貌。
本區主要的優勢樹種為血桐、構樹、恆春厚殼樹、粗糠柴等。由於面積較小,相對種類亦較少。
原本是海底的珊瑚礁石灰岩,因地殼隆起而露出海面,
其構造與壽山、半屏山相似,西側為以泥岩層為主的古亭坑層,東側為石灰岩。
清康熙60年(1721) 發生朱一貴之亂,鳳山縣治被攻陷,亂平後,署理鳳山知縣劉光泗基於防衛上的需要,
設法在縣治所在地左營興隆莊興建全臺首座土城。
土城城垣的範圍,根據《重修鳳山縣誌》記載是「左倚龜山,右聯蛇山」。
乾隆51年(1786) 林爽文事件,莊大田攻陷鳳山縣城,1788年亂平,負責重新評估台灣防禦工事的福康安,
議請將鳳山縣治遷往埤頭街(今鳳山市)。
1805(嘉慶10年)吳准泗攻陷埤頭街縣城,官員與民間輿論都曾想將鳳山縣治搬回興隆莊舊城,
但因舊城早已殘破,重建費用鉅大,清廷並未採行。
直到道光4年(1824) 又發生楊良斌之亂,圍攻埤頭街縣城,居民恐慌,亂平後地方官員因此更加確定築城的必要。
當時,築城經費大半由鳳山縣士紳捐款及監造,道光6年(18326) 石城落成,石城範圍乃「 就興隆舊城基址,移向東北,
將龜山圍入城中,城身俱用打鼓山石砌築。」。
新構築的石城「捨去蛇山,全圍龜山在內」……….
如今在小龜山的山腳下,仍看得到有一段殘敗的石牆,
說明了這樣的說法。
位於左營舊城之內的龜山就如其名,形貌似於龜,並與半屏山之間相隔著蓮池潭遙遙相對。
登上標高僅具有63公尺的龜山,因左營地區地勢低平,即使龜山山勢不高,仍能於山頂俯瞰鳳山縣
舊城及左營軍港。
這樣優良的地理環境,使龜山自古以來便被作為重要的軍事要塞。
日治時期,因應1937年的中日戰爭,左營被作為日軍的南進基地,
因而拆除城內民宅及寺廟,作為彈藥庫、油庫及營舍之用。
龜山則因眺望之便,而設置大量的砲陣地及碉堡……….
1984年,龜山所具有的的軍事管制身分才被解除,被闢為「龜山公園」。
公園舖設環山木棧道作為登山健行空間,隻要沿著木棧道上行,可抵達龜山制高點。
站在砲陣地俯瞰左營全景,往東北可遠眺半屏山、大小岡山,
往西北則能眺望漯底山、左營軍港,視野極佳。
蓮池潭,舊稱蓮花潭、蓮潭埤等,位於臺灣高雄市半屏山之南,龜山之北,
是高雄市左營區區內最大的湖泊,潭面面積約42公頃,源於高屏溪。
1686年鳳山縣知縣楊芳聲建文廟時, 以蓮池潭為泮池,在池中栽植蓮花點綴。
每值炎夏,蓮花盛開,清香四溢,乃有「蓮池潭」之名,而「泮水荷香」列為鳳山八景之一。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鳳山知縣宋永清再對蓮池潭濬修。
現因湖畔半屏山特殊造型與龍虎塔遠近倒映水中,而以蓮潭夕照聞名。
春秋閣在蓮池潭的西南方。
古拙的造型,是台灣寶塔中翹楚,曾入選為台灣十大美景之一。
春秋閣由兩座大小相同的中國宮殿式樓閣組成,各為四層八角,雕樑畫棟,臨風玉立,
與龜山腳下的舊城殘垣,相互輝映。
1951年興建完成,大小相同共兩座;一為春閣,另一為秋閣,統稱春秋閣,
係為紀念武聖關公而建。
兩閣曲橋相通,
橋中的五里亭是夏日賞蓮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