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治台時期,為順利治理台灣,軍隊開始在萬丹港周邊布署屯墾,並選擇於龜山與蛇山之間略微
高起的沙丘構築前鋒鎮堡壘,以與後勁鎮、右衝鎮、左營相互呼應,
構建了當時台灣南部的軍事和農業重鎮。
清康熙22年 (1683) 施琅打敗鄭氏水師,清國領有台灣後,因同樣看重此地的戰略位置,
所以將「南路營參將署」與「鳳山縣治」設在左營興隆莊,
並陸續設置文廟、官署及廟宇,逐漸發展為縣城之規模。
康熙60年(1721) 發生朱一貴之亂,鳳山縣治被攻陷,1722年亂平後,署理鳳山知縣劉光泗基於防衛上的需要,
設法在縣治所在地左營興隆莊興建全臺首座土城。
土城城垣的範圍,根據《重修鳳山縣誌》記載是「左倚龜山,右聯蛇山」。
乾隆51年(1786) 林爽文事件,莊大田攻陷鳳山縣城,
乾隆53年(1788) 亂平,負責重新評估台灣防禦工事的福康安,
議請將鳳山縣治遷往埤頭街(今鳳山市)。
嘉慶10年(1805) 吳准泗攻陷埤頭街縣城,地方官員原擬奏請將鳳山縣治搬回興隆莊舊城,
但因舊城早已殘破,重建費用鉅大,清廷並未採行。
直到道光4年 (1824) 又發生楊良斌之亂,圍攻埤頭街縣城,造成居民恐慌,
亂平後地方官員因此更加確定於築興隆莊石城的必要………
當時,築城經費大半由鳳山縣士紳捐款及監造,道光6年(1826) 石城落成,
範圍乃「就興隆舊城基址,移向東北,將龜山圍入城中,城身俱用打鼓山石砌築。」
新構築的石城「捨去蛇山,全圍龜山在內」,後人稱之為「棄蛇圍龜」;
然而,鑒於種種因素下,縣治終未遷回興隆莊舊城。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高雄則被視為日軍的南進基地。
除了高雄港外,日軍更選擇了地理位置及形勢良好的左營萬丹港,擴建為軍港,並將整個左營地區西半側
到海岸地區都劃入軍區,大量徵收土地並遷移桃仔園、竹子腳、廍後等聚落居民。
舊城城門之安排,南門為正門,是當時通往打狗的主要出口,位於城池最南端。
北門在最北端,外通市街、文廟及蓮花池,是最繁忙的出入口。
東門則位於東城牆的中點,為通往鳳山新城的出入口,
西門主要是聯絡蛇山及打鼓山。
城牆的材料,內外以石灰砌成,中腹填土,基礎深三尺。
北城門外壁拱洞兩側各嵌有一尊門神,屬泥塑加彩作法,為少見之案例………..
鎮福社位在舊城北門口,
鎮福社和門前的拱辰井以及舊城都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
創建於明末永曆十五年(1661)的鎮福廟本稱鎮福社,信徒則稱之為「埤仔頭土地公廟」,
是埤仔頭和北門的守護神。
福德正神神靈庇佑家戶平安,五穀豐收,
當地先民為慶賀,就農曆八月十五擴大為福德正神祝壽。
鎮福廟起初為土塊竹造建成的,且甚為矮小及簡陋。
在清道光五年(1825) 與舊城同時整修。
鎮福社在二次大戰時毀於戰火,光復後民國34年(1945),再度整修。
民國50年(1961),廟宇原始結構已腐朽不堪,經全體信徒同意後,
整建加強磚造,並建設前亭,側邊一間平房。
民國58年(1969),高雄市左營區都市計劃公布,
鎮福社剛好位於勝利路與埤子頭街計劃道路範圍內,
於是遷建至現址……..
左營舊城見城計畫是高雄市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文化資產保存計畫,
高雄市文化局預計用八年的時間進行26個子計畫,
執行一年來,透過歷史空間殘蹟調查研究和口述訪談等方式,陸續揭開左營舊城
隱藏的風貌與歷史脈絡,包括新發現五段殘蹟調查增納為國定古蹟,城牆長度增加到1668公尺,
保存規模將達到六成,
對見城計畫具有重大指標性意義。
計畫包括舊城殘跡修復、引水恢復護城河舊貌、城牆進行馬道串接、連結城牆等。
預定以八年時間,
重現有「台灣第一石城」之稱的舊城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