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後山於數百年前,原為獨立小島。因為打鼓山與南邊的旗後山,曾連接在一起,
之後因為地震或其他的地變而隔落,加以海水衝擊而被切斷分立。
西元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中葉,由於屏東平原開發後,缺乏水土保養,流失泥砂;
又因下淡水溪流出的泥砂隨著海流北流,遂使旗後山的東南與環抱高雄港的砂丘連接,
並漸次延伸其砂嘴,迄十九世紀中葉,高雄港灣區始告完成。
旗後又稱「漠德那斯島」據『高雄市志大事年表』記載:
「清雍正四年(1726)荷蘭宣教士出版之地圖,稱旗後為漠德那斯島。」
而旗后山又叫做砲台山,為清道光廿八年(1848)英艦Saracen 號測量此地時所命名的。
故歐洲人稱旗后山為砲台山(Saracen Head)。
清康熙年間,旗後已形成聚落,其後屬鳳山縣大竹里稱作「旂後街」;
日治初期,稱為旗后隸屬鳳山縣打狗辦務署,之後稱作旗後庄,隸屬台南廳打狗區,
大正九年(1920) 改成屬高雄州高雄郡高雄街;
日治末期設有旗後町區會和旗後町,同樣隸屬高雄州高雄市。
民國卅四年光復之初,設有旗后區,
之後改旗后區與中洲區合併,合稱為旗津區……….
旗津背山面海,雖然面積不大、人口不到3萬人,
卻是高雄市都市發展「海線」的起源,也是屏障高雄港的沙汕地堤,
乃高雄市海洋港口之發祥地,包括旗後、中洲兩大聚落。
回想日治初期,對岸的鹽埕區仍是皓皓鹽田。
可是隨著高雄港訊速開發,部份民眾搬往對岸的哈瑪星定居。
繁華悄悄隨著人群而流逝。
巷弄中有兩棟紅磚洋樓建築;
其中一棟據說是 由最早開發高雄的商號新泰記興建。
新泰記為葉家所有,葉宗禮家族之於高雄,可謂林本源之於板橋,
其對旗津發展之貢獻,可見一般。
當時,葉家長期資助「旗津吟社」的運作,
根據訪查該紅磚老屋,很可能是當時詩社所在位址。
而如今,因為年久失修,老屋仍在,但容顏卻已褪色。
後續接手的黃家二代,將古厝予以再生計畫,取名為「永安發」,
希望以老屋再生及聚落串聯重現昔日風華……….
巷弄中另一間有著山牆式樣的洋樓。
來到鼓山渡輪站的左側街道,此處竟保存有數間街屋,這是之前所忽略的。
老實說,以往總是沿著老街一路到沙灘,從不曾深入巷內或來到此處。
其中一間最醒目街屋,山牆上有個斗大的竹字,
應該是商號又似不是………
清末旗后因開港通商的關係,商賈雲集,成為打狗最熱鬧、繁華之地。
日治初期明治三十一年(1898) ,在此設立打狗公學校;
明治四十二年(1909) ,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進行地方改制,在旗后街設立打狗區役場,
管轄大竹里內的鹽埕庄、鳥松庄、旗后街、中洲庄、哨船頭街以及鹽埕埔庄等地。
這竹字是否與此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