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初期,明治29年 (1896) 12月,當地太魯閣族 居民,因為日本駐軍強暴其部落婦女,
憤而發動奇襲,在漢人通事李阿隆協助策劃下,由赫赫斯社的頭目哈鹿‧那威和玻士林社頭目率領各社壯丁,
進攻日軍設在新城的監視哨,包括日本陸軍少尉結城亨等,共23人遭擊斃。
1897年,日軍後續由基隆廳派軍前往鎮壓,太魯閣族人逃到沙卡噹谷內,繼續抵抗。
日軍因不熟悉山區作戰,最後撤退,改以懷柔方式平息此事件。
史稱「新城事件」,
也埋下了大正3年(1914)「太魯閣戰役」導火線……….
「新城事件」可說是東台灣第一次臺灣人民抗日行動的重要事蹟,
極具歷史價值。
其中被殺害的人是隸屬於花蓮港守備隊新城監視哨
之將校以下共十三名軍人。
新城事件發生後,為了紀念殉難的人員,日本政府於大正3年(1914)建造木造納骨堂,
大正9年(1920)又設立「殉難將士瘞骨碑」;後於昭和12年(1937)在舊址西南側 (今聖母園)
以鋼筋混泥土材質建造神社。
戰後,日本人返回日本,神社部分建築遭到破壞,
只剩下鋼筋混泥土建造的鳥居、石燈籠及狛犬等大型設施。
民國45年應當地居民的要求,來此傳教的瑞士籍神父傅光業在原神社西側建立幼稚園;
民國48年再由瑞士籍神父沙智勇又在神社東面建神父會院;
民國53年花蓮教區購地並興建一座以聖經「諾亞方舟」為主的禮拜堂,
並於兩年後落成,民國59年天主教醫院落成,民國87年功成身退。
新城天主堂目前仍保持昔日神社神域空間,
本殿舊址四周高聳優美近百年樹齡的日本黑松,搭配懷舊的神社遺址與莊嚴的天主堂,
顯得古樸、讓人興起思古幽情,
位於禮拜堂前花圃內,仍可見一塊寫有「殉難將士瘞骨碑」字樣的大理石,
在石碑背面隱約可見當時殉難之日軍罹難者的名字。
新城神社原本有三個鳥居,但最早一個在1979年中日斷交後就鋸掉兩側,
剩下的被天主堂當時的神父,為避免受到波及,因此加以修改,成為類似中國山門式風格,
但還是保有鳥居的形式。
庭院裡過去也有手洗石,是過去民眾進入神社參拜前,在手水舍洗淨之處,
現在已被放置在教堂內,成為教徒眼中的聖洗池。
參道上的狛犬倒是保存得最為完整……….
外觀相較,教堂的內部也非常精彩,聖洗池、大壁畫,
還有教堂裡莊嚴肅穆的氛圍都讓人心情平靜,
彩色玻璃鑲嵌做成的窗扇,
充滿了異國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