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澤簡又稱里德幹,奇利簡噶瑪蘭語原意為休息之地。
即為今日的利澤社區,原為噶瑪蘭族利澤簡社居住之地……….
利澤簡位於冬山河舊河道旁,原為溪南地區重要的貨物集散地,水路上通冬山鄉,下達加禮宛港口。
港口商船往來頻仍,貿易範圍包括艋舺、鹿港,甚至大陸福建沿海的廈門、福州等地。
而在利澤簡當地設有渡船口,帆船進出運貨便利,成了溪南地區重要的商業重地,
貿易範圍包括鄰近的壯圍、冬山、蘇澳及內陸的羅東。
座落利澤老街的「永安宮」,在歲月的洪流中,
默默地見證著利澤簡的繁榮興衰……..
媽祖廟最早興建於1826年,後經過多次翻修,雖已有二百餘年的歷史,
但已不復見原廟的古貌。
永安宮的廟基與座向都是由媽祖指定的,
朝西而不面向大海的媽祖廟,除了溪北的昭靈宮外,在溪南則為永安宮,
有「溪南第一宮,開蘭人文廟」之稱。
利澤簡永安宮,為利澤簡一帶居民的信仰中心。
往昔這兒時常廟慶,幾乎天天扮戲,作戲時,村民總是往看戲的友人肩上一拍,
邀其到家中作客,因此當時流傳著「田庄看戲換肉,利澤簡看戲換打」這句俗諺。
如今每年農曆正月15日皆會舉辦一年一度的八大庄「走尪」競走活動,
成為利澤簡當地非常重要的廟慶活動。
八大庄包括了利澤簡、清水、成興、新店、加禮宛、
下福、寶斗厝、埤仔尾等地。
永安宮創建於清道光六年(1826),咸豐年間曾經改建,
現在的外觀是日據時期昭和3年(1928)第三次改建的結果。
光復後,永安宮又經過幾次整修,如今廟頂黃瓦鮮艷,廟牆可看見傳統的紅磚,
亦見大理石建材,楹柱的石材亦新舊並用, 減損不少古廟的古味。
不過廟內的吊筒、豎材、托木、斗拱、門簪、獅座、員光等木雕,
以及壁堵雕飾、彩繪等,都還能維持古雅,
因此而被列為縣定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