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9703.JPG - 龜山  山德居

龜山最早的起源來自於龜崙族(Kulon),為原住民平埔族之一,

原居於今日桃園市龜山區一帶,本來被學者歸類為凱達格蘭族,後來李壬癸先生依據

其所蒐集到的語言學資料,證明其為獨立的一族。

相較於其他平埔族,該族人口較少且幾乎全面被漢化。

DSC09662.JPG - 龜山  山德居

在清代,龜崙族就居住在龜崙嶺(今稱龜山)南側的龜崙腳,稱為龜崙社。

後來部分族人遷到北邊的楓樹坑(今之楓樹里),稱為「頂社」;

另一部分族人遷到南邊的新路坑(今之新路里),稱為「下社」,

一般仍合稱之為龜崙社,是清代所謂「南崁四社」之一。

DSC09664.JPG - 龜山  山德居

根據文獻記載,雍正元年(1723) 清廷在臺灣北部設置淡水廳,廳治設在新竹,

同治十三年(1874) 清廷又將中壢以北的地區劃歸為淡水縣,因當時的十九番社位於淡水縣的

行政區域範圍內,所以就改稱為「淡水縣十九社」。

DSC09663.JPG - 龜山  山德居

同治九年(1870),清廷曾派員調查各番社的名稱、位置及番丁數,

其中記載龜崙社的資料是:

位於新莊與桃仔園(桃園)間的龜崙嶺(龜山)附近,番丁二十二名。

DSC09661.JPG - 龜山  山德居

日治時期,伊能嘉矩到龜崙社的時候,則記錄著:

龜崙社分為上、下兩社,四周的土地已被漢人占去。

可見清末、日初時期,龜崙口一帶已為漢人街市………

DSC09705.JPG - 龜山  山德居DSC09694.JPG - 龜山  山德居

 

龜山之地名,說法有二。

一說因本區壽山嚴觀音廟前,有一山丘,狀如龜形。

緣此,昔時嶺頂稱為龜崙頂,而舊鄉公所一帶稱為龜崙口,乃平埔族龜崙社原住民(Cournangh)聚居之所,

山以社音得名。

 

DSC09698.JPG - 龜山  山德居

 

另一說法則認為與地形有關。蓋龜山區之地形係由一丘陵台地合成。

丘陵即東南部之龜崙嶺丘陵,是介於台北盆地和新莊斷層之間,作東北東,西南西走向之獨立地塊;

台地即西北部之林口台地,高度約在海拔240260公尺之間,傾斜度很小,面向西北伸延。

從空中鳥瞰,丘陵似龜首,台地似龜甲。

故名之為「龜山」。

 

DSC09696.JPG - 龜山  山德居DSC09701.JPG - 龜山  山德居
DSC09702.JPG - 龜山  山德居DSC09704.JPG - 龜山  山德居

 

龜山區早期稱龜崙社,光復後民國三十四年改為新竹縣桃園區龜山鄉,

民國三十九年桃園設縣而更名為桃園縣龜山鄉,村里行政組織共分為新路、龜山、山頂、

兔坑、楓樹、舊路、公西、大崗、南上、大坑、嶺頂、龍壽、牛角等十三個村。

 

DSC09703.JPG - 龜山  山德居DSC09697.JPG - 龜山  山德居

 

中和路疑為昔日龜山庄內的主要道路,

位於舊街中段的仁德宮為當地居民信仰中心………

 

DSC09694.JPG - 龜山  山德居DSC09695.JPG - 龜山  山德居

 

仁德宮,係供奉三官大帝為主神,創廟迄今己有一百多年之歷史,

先民於福建橫渡黑水溝時,由故鄉攜帶一個三界公爐到臺灣,於平安扺達後,

暫奉於龜崙口小庄街龍眼樹下,幾年後在原址(現集會所旁)搭建臨時紅壇,

庄民尊禮膜拜,有求必應,香火日盛,信眾日多,遂成為本庄及附近村民之信仰中心。

 

DSC09700.JPG - 龜山  山德居

DSC09700.JPG - 龜山  山德居

 

民國40年間,由地方仕紳 陳招財、陳招源曹丁波 羅有用 等人,

募款集資於現廟址新建一小廟,並成立管理委員會,由 陳招源 先生擔任委員長,

並雕塑三官大帝金身神像供奉,香火鼎盛。

 

而位於中和路尾端的山德居三合院古厝,

則是龜山地區少數留存的。

 

惟不知其姓氏………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