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遞村始祖原為唐昭宗李曄之子,因遭變亂,逃匿民間,改為胡姓,
西遞因而屬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胡氏聚居村落。
部分村民從1465年起開始經商,並於經商成功後大興土木,建房、修祠、鋪路、架橋。
在17世紀中葉,村民中有人從經商轉向官場所產生的影響使村莊得到發展。
18世紀到19世紀,西遞的繁榮達到最頂峰,當時村裡有大約600戶居民。
西遞村中一條主道貫穿東西,與其兩側各一條與之平行的街道一起穿過很多窄巷,
構成東向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村中街巷大多沿溪而設均用青石鋪地。
現今保留下的古民居從整體上保留下明、清徽派民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徵,
主要包括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等保護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
西遞村距黃山市府所在地屯溪54公里,黟縣縣城8公里。
該村東西長700米,南北寬300米。
始建於北宋皇佑年間,發展於明朝景泰中葉,鼎盛於清朝初期,至今已近960餘年歷史。
這裏保留有數百幢明清古民居,建築和路面都用大理石鋪砌,兩條清泉穿村而過,
99條高牆深巷使遊客如置身迷宮。
村中康熙年間建造的履福堂,陳設典雅,充滿書香氣息,廳堂題有
書詩經世文章,孝悌傳為報本、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的對聯,
顯示了儒學向建築的滲透。
村中另一古宅為大夫第,建於清康熙三十年。
近人多將此間閣樓當作古裝戲中小姐擇婿拋繡球所在,
現已成為西遞村舉辦此項民俗活動的場所。
大夫第門額下還有作退一步想的題字,語意雙關,耐人尋味。
村中各家各戶的富麗宅院、精巧的花園、黑色大理石製作的門框、漏窗,
石雕的奇花異卉、飛禽走獸,磚雕的樓台亭閣、人物戲文,及精美的木雕,
絢麗的彩繪、壁畫,都體現了中國古代藝術之精華。
話説徽派建築的石雕、磚雕和木雕最為著名,被譽為三絕。
在這裡,房屋的門框、窗欞、花墻多為石雕;屋檐、門罩、墻壁多嵌磚雕;
而庭堂、板壁、梁柱則為木雕。
雕刻形式之多、造型之美、手法之新,實屬罕見。
所雕鳥獸形態逼真,花草情趣盎然,人物形神兼備,真讓人眼花繚亂。
這些雕刻就其藝術特點來説,明代的追求雍容大方、疏郎淡雅,
而清代的則講究玲瓏精巧、細膩別致。
徜徉中發現,小巷兩旁幾乎所有的人家都引水入院澆灌果樹花木,
不少宅院庭院深深,樹木花草繁茂,透出一種恬靜的閒情逸致。
更有一些大戶人家的庭院,亭閣錯落,長廊曲折,
假山玲瓏,池清魚動,一派動人的山水景致。
西遞村位於皖南黟縣東南,
保存有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築124幢、祠堂4幢、牌樓1座,
素有「明清古民居博物館」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