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縣古稱黝(黟的異體字),始建於秦二十六年(-221)。

北枕黃山,南望白岳,四面群山環抱,自古便享有小桃源之美譽。


 

西漢鴻嘉二年(-19)六月,黝縣改為廣德國。鴻嘉五年,廣德國被廢除,復稱黝縣。

王莽始建國二年(10),黝縣改稱朔鹵,屬丹陽郡。建武元年(25),復稱黝縣。

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將原歙縣劃分為歙、休陽、新定、黎陽四縣,

加上黟縣、始新共六縣從丹陽郡分出,置新都郡,從此改黝字為黟。 

 



晉滅吳,新部郡更名新安郡。黟縣屬新安郡。  

隋朝改郡為州,開皇九年(589)黟縣並入海寧,屬婺州。十一年復置黟縣,屬宣州。

十二年置歙州,州治設在黟縣,領黟、歙、海寧三縣。

大業三年(607),改州為郡,更歙州為新安郡。

 

1950年屬太平、石台的美溪、柯村、宏潭劃歸黟縣管轄。

195812日,黟縣縣委、縣政府機關奉令遷至祁門縣合併辦公。

195945日,恢復黟縣建置。


黟縣縣城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古城核心區集中保留著大量完整的明清時期

及上世紀50-80年代的建築。

橫貫古街的水渠兩側,傳統徽派建築分列,飛檐雕花精緻美觀,迴廊亭台點綴其中,

處處散發出濃郁的徽文化氣息………








黟縣縣城 (碧陽鎮) 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城鎮。

雖然歷經風雨變幻,比較起明清時期,如今面貌已大變。

但是古城的肌理未遭破壞,不僅小巷子依然如舊,而且東街、南街、西街、北街和

縣前直街、郭門街、麻田街的構架與走向均沒有任何變化。





據遺產辦普查統計,黟縣城不僅擁有諸多的古民居、古祠堂等歷史建築,

而且擁有唐代的薛公井、宋代的石拱橋等極其珍貴的文物遺產,更有南北朝時期開鑿

並惠民至今的橫溝古水系,這是黟縣古城最大的特色。



它不僅是我市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

而且它融農業灌溉、居民生活衛生浣洗、城鎮消防安全、現代旅遊體驗觀光諸多功能為一體,

形成黟縣特有的橫溝民俗文化。



橫溝穿城,店鋪坐渠相望,民居夾渠毗鄰,百姓得渠水生活之便利,

渠水為古城增添活力,這便是黟縣舊城區有別於皖南其他老城鎮

最有代表性的特點之一。




現今的黟縣城的街道:直街與北街,主要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

拆遷舊街道逐漸建設起來,保留了那個時代的印記與特色。

但相較而言,窄小蜿蜒的其他巷弄,保存了更多的舊城風情……….


舊城核心區集中保留著大量完整的明清時期及上世紀50-80年代的建築,

歷史街巷肌理清晰,文化底蘊深厚。

如始建於南宋的通濟橋,建於明萬曆年間的程氏宅,

以及建於清嘉慶年間的碧陽書院和清代民居等。

清代著名學者俞正燮的故居座落城中北街,縣街正堂也保護完好。


古城現有3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即古城歷史文化街區、麻田歷史文化街區和郭門后街歷史文化街區,

還有保護較好的名賢里、桂墩里、杏墩里,直街、東街、下東街、西街、

南街、北街、郭門街、麻田街、洋鄰街,費家弄、舒家弄、尤氏弄,三元井等

眾多古街古巷古井。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古城街區保護開發利用工作,

實施古城巷弄改造工程

1989年,

被名為「歷史文化名城」。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