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村原名洪村,元末曹姓人入遷,取《曹全碑》中枝分葉布,所在爲雄句改名爲雄村。

距今已有800多年的久遠歷史……….

雄村青山環抱,竹林掩翳,清碧新安江水傍村流淌,是一塊鍾靈毓秀、風光旖旎的風水寶地,

與錦繡江南第一村–呈坎、牌坊之鄉–棠樾齊名。

這裡是聚族而居的一色曹姓,歷代名臣輩出,確實所在爲雄。

 

 

曹家以淮揚鹽業發跡,但曹氏族人的能耐遠不止這些,

無論經商還是讀書、做官,曹家人樣樣在行。

賈而好儒,富而求貴,官商并舉,曹家人在清中葉成就了屬於自己的那份輝煌,

而代表整個家族榮耀最為璀璨的明珠,正是為官五十餘年,侍乾隆、嘉慶、道光三朝,

死后賜諡文正,以八十一歲高齡故于首輔任上的曹振鏞。

 




 

雄村已是售票景區,核心區域就是漸江岸畔的桃花壩,

壩上依次坐落着竹山書院、中美合作所舊址、光分列爵坊和大中丞坊……

壩下则为古渡口,既是當地村民往来两岸的交通要津,

遊客也可乘坐景區渡船前往對岸游覽慈光庵。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也就是竹山書院落成后的第三年,在書院右鄰,

曹氏支祠崇報祠南翼,連通漸江两岸的古渡驛道要冲,一座彰顯家族榮耀的光分列爵坊拔地而起,

成为桃花壩銘刻着曹家烙印的顯赫地標。

 

 

 

雄村翠巒環抱,新安江傍流,如此風光鍾靈毓秀,

自古教育發達,人才輩出,明清兩朝計有24位舉人、30位進士,

更有尚書曹振鏞名氣威震四方,因此有「宰相故里」之美譽。


 

雄村深厚的歷史文化可說是拜曹氏家族所賜,五世一品,父子尚書,

從曹文埴到曹振鏞,父子歷經三代皇帝,把持朝政70多年,影響清王朝甚鉅

 

 

 



 

 

曹祥,明成化二十年(1484)甲辰科進士,也是雄村曹家進士第一人。

 

中丞,最高監察機關都察院主官御史中丞之簡稱。

 

 

曹樓,明隆慶五年(1571)辛未科進士。

學憲,學政的别稱傳臚,是指殿試二甲第一名,居狀元、榜眼、探花之后,

列進士總序第四名。

 

 

 

乾隆二十五年(1760),曹文埴得中庚辰科傳臚,創雄村曹氏科舉成績新高,

這無疑燃起了曹氏家族赢取更大榮耀的欲望,在三年后豎立的這座牌坊醒目處,

曹文埴的名字赫然在列。

 

 

曹文埴(17351798),字近薇,号竹虚,乾隆二十五年(1760)進士,

選庶吉士,先授翰林院编修,后遷翰林院侍讀學士,教習皇子。

丁憂期满回京后歷任左副都御史,刑、兵、工、户部侍郎,兼署顺天府尹,户部尚書。

因處事公正,颇得乾隆倚重,曾作為總裁官之一参與编撰《四庫全書》。

後不愿與和坤为伍,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以母老為由乞慈歸養,獲准,

加太子太保,卒諡文敏。

 

 

牌坊背面,题有世濟其美四字

 

以及科舉题名榜與官宦榜。

 

 

 

 大中丞坊落成20年後,曹文埴之子曹振鏞得中乾隆辛丑科进士,

他的名字也因此镌上了牌坊背面的進士榜。

曹振镛(17551835),字儷笙,号懌嘉,乾隆四十六年(1781)進士。

較之其父,曹振镛可謂青出于蓝勝于蓝,為官五十余年,歷乾隆、嘉慶、道光三朝,

嘉庆十一年起先後任工、户、吏部尚書,協辦大学士,加太子少保,

随拜體仁閣大学士,晋太子太保,嘉庆十九年榮升軍機大臣。

道光初,晋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仍任军機大臣,后又晋太子太师,太傅,

并赐画像入紫光閣。

直至道光十五年以八十一歲高龄故于首輔任上,可謂做官做到死方休。

 


 

大中丞坊(光分列爵坊),建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

大中丞是官名,明清各省的巡撫稱中丞,這裡指的是明成化年間進士曹祥、

隆慶年間進士曹樓和清代進士曹文埴,

同時,牌坊上還鐫刻了明代曹氏家族中擧者和顯宦的姓名,

光分列爵,門楣生輝。

 

光分列爵,是對曹氏家族里成就最顯赫的人進行的褒獎,

使他們在歷史的紀念碑上代代相傳。

 

 

 


 

村內另有一四世一品坊,位於村頭。

 

四世一品坊,四柱沖天,三間三樓,專爲褒獎戶部尚書曹文埴及其祖上三代而建。

二樓額枋上刻有曹文埴和他父親、祖父、曾祖父的姓名和官街。

世襲官威,世代顯赫,故稱四世一品。

因時間不足未能探訪。

 

沿岸步道有一牌坊,名為一品雄村。

不過此坊為新建之物………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