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是福建和廣東的閩南、潮汕地區對家書乃至一般信件的通稱。

僑批也稱為番批,是特定歷史時期和歷史環境下的產物,

它產生于近代東南亞華僑社會。

 

 

當時,隨著對外經濟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廣東、福建等省的公民移居東南亞各國日益增多,

他們不時托人向家鄉捎些信件和銀票,

由此促使了銀信合封的僑批和經營這種民間金融郵政形式的僑批業的形成。

 

 

 

1840年鴉片戰爭後,西方殖民主義者開始大規模地誘騙掠拐數十萬福建沿海百姓,

充當殖民者掠奪,開發當地資源的苦力,出現了福建華僑出國的第二次高潮,

18761930年,福建華僑出國人數達到155萬多人。

 

 

 

 

閩南籍的華僑約200萬人,他們遵守祖先忠孝勤儉的遺訓,積餘均寄回故鄉贍養父母、眷屬。

由于當時航運不便,國內郵局、銀行尚未設立,飄洋過海的華僑識字不多,隻得等待同伴或

同鄉中忠厚老實且識字能代寫家書的人返鄉探家時,托其攜款並代寫平安家書一並帶回。

這種替僑胞帶銀信回國的生意人就叫水客。

 


 

水客在返南洋時,又常引領欲過南洋的鄉親前往,關照新客途中生活,

代辦入關手續,到達後又為新客介紹職業等,從中收取一定數額的傭金,因而做了兩重生意,

這種水客又稱客頭 ,此種客頭多由老番客充當。

 

 

早期的水客乘坐的風帆木船需按季節往返于閩南與南洋之間,一年之中只能23次,

每次到船,隨船的水客也成批到達。

船一靠岸,僑眷們就會詢問水客是否有自己親人托帶的銀信。

日久天長,僑批成為華僑寄托銀信的代名詞沿用至今。

 



 

天一批郊的創始人郭有品,字鴻翔,生于清咸豐三年(1853) ,

童年時聰穎好學,深得塾師器重而多學多識。

1869年,年僅17歲的郭有品隨宗親漂洋過海前往呂宋經商,

由于他忠厚老實、尊老敬賢且樂于助人,深得同鄉僑民的信賴。

 

1874年,郭有品受一些富庶僑商委托,開始充當客頭專門替呂宋僑商及華工攜帶銀信回國。

學富心靈的郭有品在幾年客頭生涯中領悟到經營僑批收入的豐厚,便于1880年在家鄉流傳社

創辦了天一批郊,主要經營呂宋(今菲律賓馬尼拉)與閩南之間的華僑銀信業務。

 

 

在一次押運僑匯途中,船遇台風而沉沒大海,郭有品獲救後返鄉,便變賣田物兌成大銀,

憑衣袋中僅存的名單款項一一賠償。自此,郭有品的名望譽滿南洋,華僑深為信賴,華僑銀信

都願通過天一批郊匯寄,天一批郊的業務日益增多。

 

 

 

光緒二十二年(1896) ,大清郵政局正式對外營業,並規定民間批局登記註冊,

郭有品則將天一批郊正式註冊為郭有品天一信局,設總局于龍溪縣流傳社,

外設廈門、安海、呂宋、宿務、怡朗、三寶等分局,後又增設香港、安南分局。

 

1901郭有品因在廈門探望好友時不幸染疾病逝。

 

郭有品去世後,17歲的長子郭用中接管了天一總局。

郭用中子承父志,精心經營,幾年來天一總局業務銳增,盈利甚豐,分局也逐年增設。

天一批館以信譽成為閩南眾多僑批局中的佼佼者。

 

天一總局的辦公樓址也幾經遷建,建成現存規模的建築群 ………

 

 

天一總局主要由北樓、宛南樓、陶園構成,總建築面積約 4500㎡。

舊址將仿巴洛克券廓式小樓與閩南風格的傳統民居巧妙結合,外牆裝飾的小天使、和平鴿、

獅子等歐式元素,和屋內的書法牌匾、壽字木雕欄杆等中式元素相映成趣,

中西合璧極具南洋特色。

 



 

其中,宛南樓是天一總局的舊址,始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

是中西合璧的建築式樣。

1921年購地擴建的北樓,則做是天一總局的辦公業務經營用。

 


 

 

陶園佔地 3000m2,建有亭台、樓榭、假山、猴洞、魚池、花圃、

石砌小道曲徑通幽、群花爭艷、草木顯秀。

在當時農村之中可謂一園獨秀。

 

不過今日所遺惟有六角亭石基一處,

無法臆想當年的華麗…………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