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礁村隸属于厦門市海滄區街道,位于厦門海滄區與漳州角美鎮相接壤地带,

背山臨海,占地约5平方公里,下設院前、鸿江、大路、后松、埭仔等5個自然村。

东接海滄街道囷瑶村,西靠漳州角美白礁村,北臨海滄區主幹道馬青路,南踞九龍江出海口。

歷来就有鱼米之鄉之稱。

青礁目前雖隸屬於廈門市海滄區,然歷史上卻是與白礁緊緊相依的………

青礁村,聚落人口約6千人,雖然只是小小聚落,卻是顏氏宗親大本營,

青礁顔氏後代子孫播遷,外地傑出者有開台王顔思齊,正因為這個血脈相牽的情緣,

使得這個古村,成了閩台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青礁村位於廈門市海滄區與漳州角美鎮相接壤的邊緣,

古時近村海濱有綠色的礁石,故名青礁。

青礁村自古人文薈萃,在科舉時代,就有24人中過進士。

顔師魯(宋吏部尚書)、顔頤仲(宋吏部尚書)、顔榮(元戶部尚書),祖孫五代三尚書,

明代末年,出生於這個古村的開台王顏思齊,在青礁顏氏族譜裡面明確地記載他為

開基祖顏慥的20世孫,在顏氏家廟裡立有牌位。

早在900多年前,青礁顏氏肇基始祖顏慥遷居至此時,便在岐山東鳴嶺(今青礁慈濟祖宮

所在地)開館講學設教,以文興族,後代人才濟濟,僅宋代就出了18名進士。


顏慥生於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自幼篤志好學,求學時與蔡襄結為摯友。

顏慥心懷為官志向卻屢不登第,蔡襄曾惋惜其「四上不登第,漂流二十年。」

後來,已是北宋名臣的蔡襄向朝廷推薦顏慥擔任漳州路教授。




 

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顏慥遷居青礁村。

然而,當顏慥抵達這裡時眼前卻是一片民生凋敝、文教未興的景象。

顏慥在此收徒講學,傳授儒家經典,周邊村莊的民眾紛紛慕名前來求學,在當時

掀起了一股崇尚儒學、尊師重道的風氣,

漳州志中因而記載 :「宋時此鄉科第最盛」。

如今,顏慥講學的書室已不復存在,唯有一座文廟靜靜矗立。

顏師魯生於1119年,是顏慥第五代孫、南宋著名理學家,先後任福清知縣、禮部侍郎、吏部尚書兼侍郎。

顏師魯在朝為官時仍心繫家鄉,為緬懷吳夲的高尚醫德,便奏請朝廷賜建青礁慈濟廟(今青礁慈濟祖宮)。

同時不忘家鄉教育,在慈濟廟前創辦院前書塾,培養一批學子。



此外,青礁村還走出過顏徹、顏耆仲、顏頤仲、顏振仲、顏唐臣、顏敏德、

顏繼祖、顏伯燾、顏永成、顏中允等數十位名仕巨賈。


來到青礁村,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顏氏古民居了,

修建於清光緒年間的古厝,位於大路街道上。

古厝建造精良,還附有一華美的門樓;

在青礁眾多的古厝中可謂獨具特色,

美輪美奐……….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