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海市位於九龍江下游沖積平原,前身為1960年8月龍溪、海澄二縣合併建立的「龍海縣」,
1993年撤龍海縣設「龍海市」。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龍海地帶遂由荒服而歸屬其所建的閩中郡。
南北朝時代,梁武帝蕭衍於大同六年(540)始建龍溪縣,屬南安郡,治所設於古縣。
唐垂拱二年(686)割龍溪縣南境置漳州,開元二十九年(741)割泉州的龍溪縣改屬漳州。
貞元二年(786年)漳州治所從漳浦縣李澳川遷至龍溪縣永寧鄉唐化里登高山下桂林村(漳州城),
龍溪縣遂為漳州附郭首邑。
明世宗朱厚熜於嘉靖四十五年 (1567) 析龍溪、漳浦兩縣地置海澄縣,屬漳州府。
1951年,析龍溪縣城關設縣級漳州市。
1960年2月1日,龍溪、海澄兩縣合署辦公,8月15日國務院批准合併為龍海縣。
龍海縣治從漳州城遷石碼鎮,海澄縣城改稱海澄鎮………..
1993年6月,龍海縣改設縣級龍海市。
石碼鎮隸屬于龍海市,東與海澄鎮山後村交界,南接榜山鎮和海澄鎮,
西與榜山鎮平寧村接壤,北隔錦江與紫泥鎮相望,
是龍海市政府所在地。
石碼原名石奚谷,唐以前尚是內海海濱,明宣德年間改稱錦江,
明弘治以後,都人以當地海潮上下湍激,屢有崩潰,乃沿江壘石築十二壩以障之,故名石碼,
由此沿襲至今。
石碼鎮是一座曆史悠久的文明城鎮,與石獅、涵江並稱福建三大名鎮。
前人這樣描述石碼鎮 :
南漳名勝地,石碼更稱雄。金廈如襟帶,澎台接艦艟,
街衢誇洞達,闤闠慶盈豐。一自海氛息,安歌樂土中。
明代的石碼,在月港繁榮的航海經濟輻射下,已然發展成龍溪縣的對外第一港,
為漳州貨物運往海澄月港的陸路、海路第一轉運中心,一時人文薈萃、商賈雲集。
受到清初遷界的影響,儘管石碼也未能保全,但月港的沒落卻給了石碼一次發光發熱的機會,
石碼成為漳南地區水路和海路的轉運中心港,
1960 年原龍溪縣與海澄縣合併為龍海縣,因原龍溪縣城已設置漳州市(縣級),
石碼以其發達的工商業基礎輕鬆打敗海澄成為龍海縣的縣城,
1993年龍海撤縣改市,石碼鎮仍為市區所在地。
石碼古街是整個閩南地區保留最完整、規模最大的騎樓建築群,
老街内的騎楼四通八達,相互贯通。騎樓之外,是車水馬龍和市井買賣。
石码古街内保留有許多明清古大厝,特别是民國时期的古厝,
樣式很多结合了騎樓建築模式或南洋建築特色,别具一格……………
走進石碼老街,紅磚騎樓、百年古榕、大埕小巷,保存完整、規模宏大,
如一張張歷史畫卷,迎面撲來。
如,東區的「下石碼」,由東向西主要有新行街、福壽街和十幾條小街巷串起來,
保存的老街有書巷、桶巷、祥福巷、擔水巷、王公巷、古街、碗街、漆街、竹棚街,
還有三豐埕、新田厝、祖田厝、天水宮等。
西區的「上石碼」,有兩條橫街,大港墘和后街,也有十幾條街巷,
十六間、十二間、大六間、小六間,還有篃籠街、鑄鼎巷、面炙街、新街亭、浸水埕等等,
這些街名有以作坊得名,有以建築格局得名,取名很隨性。
石碼的騎樓,一家連著一家,店門前面留著通道,形成一條走廊,稱之為「五腳距」,
既可自家納涼,又方便路人溜達,做生意還能照顧到客人不被雨淋日曬。
石碼古街街面窄而直,騎樓分列兩側,街樓密接聯排,
夾插著眾多巷埕住房,街市齊整,集中成片。
隨著歷史的變遷,老街區雖然仍保留著原有「兩橫兩縱」的大街格局,
但老城區原有的城市中心功能逐漸弱化、基礎設施老化和居住條件退化問題日漸突顯,
給老街坊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諸多不便。
為了更好地保護古街遺存,留住石碼的「古早味」,
近年來,龍海市委、市政府加大對石碼騎樓古街的規劃保護建設力度,
多措並舉,有機更新,保護騎樓遺存,重拾古街的記憶…………
在這裡,既有經營釣具漁網、鋤頭鐵犁、麻袋風櫃的農具專櫃,
又有賣菜刀小秤、脂粉紗線、門帘草蓆的用品小店,很多不起眼的店鋪
都有幾十年的歷史傳承。
這座小鎮也有著許許多多的美味小吃,
比如著名的
石碼五香、沙茶麵、米苔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