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漁會正濱大樓(又稱舊漁會大樓),建於1930年代,是基隆地區最具代表性的
日治時代漁業產業建築,當時稱為「水產館」,地址為濱町53番,位於八尺門標燈的對岸,
屬於基隆漁港設施的一部分,
也因此基隆人都稱正濱漁港一帶為水產(或魚市場)。
日治時代,台北州在1930年開始編列預算興建新的基隆漁港,
1931年11月動工,1934年3月竣工,建築物合計有2,063坪,小型漁船船溜面積9,744平方公尺;
總工程費用為43萬5,832元,水產館的造價就將近33萬1,000多元,同年6月30日舉行落成式。
設施包括魚市糶場、珊瑚市場、魚箱廠、漁業無線電局、製冰廠、燃料倉庫、空箱置場、
賣場及給水所等建設,由台北州水產會負責經營管理。
水產館內漁業相關設施完備:
一樓配置有台灣水產會社漁業事務所、州水產試驗場、
水產會基隆支會、漁市仲買組合、郵局、浴場、食堂、理髮室、炊事場等;
二樓則有請願巡查詰所、會議室、簡易住宿、標本室、參考品陳列室、貸事務室、
倉庫、玉突場(撞球間)等;天台上還有氣象觀測所及信號台。
1943年因太平洋戰事吃緊,水產館為日本陸軍所徵用。
戰後分別由我國海軍、水產試驗所及市民許文泉等數十戶使用。
大樓後方,即是正濱漁港碼頭。
在八斗子漁港未擴建時,這是基隆最重要的遠洋漁船卸魚碼頭。
1987年,八斗子漁港擴建完成,部分遠洋漁船轉進八斗子漁港卸魚,
但在東海及南洋等海域作業的船隻仍在正濱漁港卸魚。
不過隨著重心移轉及漁業沒落,昔日榮景不再……….
正濱漁港,位於和平島南方,屬於第一類漁港;可停泊1,000頓以上的遠洋漁船。
該港為近海拖網漁業基地,曾為繁榮極盛的漁貨商港。
船隻大多為50噸以上,以遠洋拖網與延繩釣漁船為主,作業往返時間約1至3個月;
現有的遠洋漁業為印尼路線的拖網船與關島抓鯊魚的拖繩釣漁船。
漁船經營種類以拖網為主,棒受網、延繩釣、流刺網為副;
作業漁場以東海、黃海、南海以及臺灣海峽為多;
漁獲物以白帶魚、海鰻、蝦類、紅目鰱、秋姑、花枝、鎖管、龍蝦、螃蟹、雜魚等為主,
年產量約 30000 公噸。
簡單來說,大沙灣以北,與和平島、八尺門鄰近的水域
就是「正濱漁港」的範圍。
由正濱漁港往基隆商港的方向望去,可以見到許多大型的起重機具、
以及停泊在港區的大型遠洋漁船。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
正濱漁港的位置,其實位於基隆國際商港東堤的內側、和平島南岸,
算是典型的「大港包小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