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廣福宮為國家二級古蹟,供奉三山國王,

因此又被稱作「三山國王廟」。





 

 「三山國王」信仰的本源乃是對山川靈石的崇拜,轉化為神祇,

所謂的「三山」,便是「山神」的信仰。

「三山國王」的源起祖廟是潮州府揭陽縣霖田都河婆墟(今揭陽市揭西縣河婆鎮),

「三山」乃霖田祖廟西面的「獨山」、「明山」、和「巾山」,





因位處潮州、惠州、梅州之間,

故「三山國王」成為廣東潮、惠、梅三地普遍信仰之鄉土保護神。

新莊的三山國王廟(廣福宮)也是因潮惠客家移墾台北平原時,

做為原鄉守護神所建立的信仰據點……….

乾隆廿八年(1763年),屬於廣東潮州客家人的劉家於在新莊開鑿劉厝圳(萬安圳),

使新莊成為稻米產區,又因有水路及陸路之利,吸引大批粵籍移民,同時帶來當地的三山國王信仰

當時新莊廟街雖然已有新莊慈祐宮,但客家人想要有屬於自己的廟,遂集資興於新莊慈祐宮與

新莊地藏庵之間建廟

《淡水廳志》載:「國王廟:一在新莊街,乾隆四十五年粵人捐建。」







乾隆年間,此廟是新莊的潮州人經濟及宗教信仰中心

當時新莊武聖廟也曾是以客家人為主力的廟宇

道光年間新莊閩客械鬥頻繁,當地客家移民因安全與經濟因素遷走,

廣福宮從此乏人照料香火頓衰





 

後來,新竹仕紳陳朝綱因此廟在光緒八年(1882)廟遭大火燒毀,

用外地移民資金募捐重建捐贈的族群多為新埔潮州籍人士

身為朝議大夫的陳朝綱為新埔陳氏宗祠創建者,亦重修了新埔文昌祠






1936年再度重修。

1936年後,此廟無大整建,所以廟內許多古建材得以保存




廣福宮建築形式屬於街屋式格局。為三開間三進二院。串連兩進的廂廊還特別做燕尾

其建築構造有雙層馬櫃腳、斗砌烏磚與綠釉花磚對比,均呈現客家聚落的特色

木構件則完全未上色,吊筒、雀替、仙女豎材等,雕工細緻



 

第一進廟門旁的石獅以廣東獅為範本,較為俏皮可愛

廟方還保存一塊是記載有關廟重建的始末,另一塊則是出錢興建的信徒名冊,

但石碑上字已有些模糊,信徒名冊尤其難辨







各殿石柱遵守圓柱、方柱規矩,其中龍柱單一以龍為主題,無人物坐騎夾雜其中,

顯示其年代應早於台灣日治時期

有可能為光緒十四年(1888)重修時之作品




據了解,光緒8年(1882)該廟毀於大火後,由新竹潮州籍客民陳朝綱發起募資

於光緒十四年重建,由於募資的不足及乙未年日人據臺,重建的廟宇未再將其棟樑漆以彩繪,

有別於一般寺廟的光鮮華麗,得以保持樸素原貌。



文建會古蹟評鑑小組於19851126日正式公布

新莊慈佑宮、新莊武聖廟、新莊文昌祠為臺閩地區三級古蹟,

而同地的新莊廣福宮為二級古蹟

主要的根據就是以上的因素…………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