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柵公園,位於臺北市文山區興隆路四段50號,面積有40,664平方公尺。

園區內有榕樹林、池塘(名為「萃湖」)、環湖三棵老樹(九丁榕、大葉楠、大葉雀榕)、游泳池、

溜冰場、涼亭、兒童遊戲場等設施。



1969年時仍為公共墓地,1980年開闢為木柵一號公園和安康公園,現稱木柵公園。

位於臺北市文山區的木柵公園,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生態豐富多元,在市府與各公民團體的努力合作之下,

目前已記錄27種鳥類、辨認出1850多種蕨類,多種台灣動植物在此落地生根,形成特有的自然風貌,

不但是北市都會區難得的賞螢地點,也是北市12座生態公園之一。





 

木柵公園大部分處於山坡地範圍,

園內萃湖原為先總統蔣中正「草蘆」行館的一部分,曾有「小慈湖」之稱,極具歷史文化價值。

萃湖係早期軍方時代之國防設施或營區設置之備用水源設施,現還留有1座百年古井。

湖畔老樹錯落,現有文化局列管受保護樹木4株,園區內動植物種類豐富,饒富野趣。



 

公園處處長黃立遠表示,公園生態化是北市生態城市發展的方向之一。

木柵公園萃湖區域就是很好的生態教育區,目前已於木柵公園萃湖周邊規劃設置解說系統,

介紹萃湖老樹、螢火蟲、水生植物生態,讓參觀民眾深入了解動植物的生活環境。


公園處南港公園管理所主任張秀珠表示,萃湖生態復育區目前由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認養,

由水水萃湖志工隊定期進行棲地巡守及維護,並已於1057-8月辦理生態志工培訓課程,

課程內容除了有濕地植物、樹蛙、螢火蟲的詳細介紹,更從歷史人文角度重新認識萃湖的地理環境,

並安排戶外實作課程,由專業老師引導志工學員於現場實地進行棲地觀察及管理維護訓練,

讓志工兼具專業知識及實務經驗。

 

 

公園處與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荒野保護協會、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等單位長期合作營造

木柵公園萃湖棲地,尤其文山社大自104年起,動員志工進行萃湖底泥調整、建立生態庇護,並進行微棲地營造、

種植水生植物等工作,104年到105年共策畫13次大型的棲地營造行動「找回萃湖美力」,

超過600人次來自臺灣各地的志工參與,才有今日木柵萃湖的生態美麗。


期待更多NGO 力量的投入,

更希望更多在地居民對生態保育課題產生共鳴,

讓公園生態化永續。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