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聖蹟亭位於桃園市中壢區新街里延平路新街國小校門旁,
原夾在陸橋(已拆除)與伯公廟夾縫。為專供焚燒字紙的惜字亭,目前已停止使用。
惜字亭建於道光時期,昭和年間重建為現代的樣貌。
建築風格具日治時期融合西洋風的特色,與清治時期所建的其他惜字亭迥異。
中壢聖蹟亭2004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2014年擴大登錄一旁的伯公廟,合稱「中壢聖蹟亭及東伯公」。
中壢於乾隆年間開始開發,先於老街溪東岸形成市區。
道光六年(1826),中壢發生閩粵械鬥,客家人為避禍陸續移居新街溪西岸。
八年(1828),重新規劃街道,稱為「新街」,而舊有的街市則稱為「老街」。
十二年(1832年),為保護居民安全,在聚落四周興建土造城牆。
同時新街開始成為鍛冶業的中心,一度打鐵舖林立,原聚集於老街的居民與商賈也逐漸遷至新街。
隨著新街的繁榮,文人開始聚集。為祈求金榜題名、助長文風,於新街溪畔建造惜字亭。
聖蹟亭原位於仁海宮廟埕、橋頭左方沿溪步道20m處一戶民宅後方,
昭和七年(1932)左右因年久失修,重建於現址,伯公廟也大約於此時遷至現址,
呈現現今的風貌。
惜字亭雖非客家人獨有的建築,卻是客家人「耕讀傳家」的文化代表。
客家人多分布於貧瘠的丘陵地,自古生活困苦,唯有靠讀書出仕改善生活,
對教育的重視也轉變為對文字的尊重。
在客家地區的廟宇中,廟埕皆會設置惜字亭,
並如鐘、鼓樓般左右對稱,成為建築格局的一部分。
中壢聖蹟亭採用中西合璧的建築形式。
基座為方形,四周圍以洗石子造圍牆,正面有階梯通至亭身,基座的地坪及扶手、
階梯均有不同程度的毀損,由因毀損裸露的紅磚可得知中壢聖蹟亭使用TR磚。
亭身成寶塔狀,以紅磚砌成再外敷洗石子。底層為八邊形,各角邊再加上稜角。
中層為四邊形,具有大正時期流行的巴洛克雕花,四周飾以複雜的線腳,
爐口位於正面,呈橢圓形,上下各有類似蝙蝠的裝飾,有祈福的含意。
頂層為六邊形,上鐫「聖蹟」兩字,採六角鑽尖飛簷,中央有花草裝飾的球體。
亭身三層六邊形、四邊形、八邊形的設計分別代表六合、四像與八卦之隱喻…………
新街國 小創立於昭和9年(1934),迄今已有70幾年歷史,
新街國小的 校門就位於仁海宮與聖蹟亭之間。
走進新街國小,緩步前行,穿越新建一期大樓朝陽樓,後方北側,
有一棟座落於木平台、生態區與北邊圍牆之間的木造日式建築物,
是校內所擁有的珍貴資產,
也是桃園縣第一棟座落於校園內之歷史建築。
位在新街國小內的日式宿舍在整修之後,
成為桃園第一棟座落在校園內的歷史建築,加上周邊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
讓中壢除了客家風情外,
也可來趟具有在地文化的特色輕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