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元年(1851年)泉州府同安縣人林藍田為躲避海盜洗劫,自雞籠(今基隆)

遷至大稻埕經商並開設店鋪,開始了大稻埕的商業活動。

三年(1853年)三邑人與同安人為艋舺碼頭的泊船權利,發生頂下郊拚分類械鬥事件,

下郊的同安人無力抵抗,於是帶著自身信仰的霞海城隍敗逃至大稻埕,

大稻埕旁淡水河的碼頭交易逐漸興起。





十年(1860年)淡水開港後,大稻埕成為臺北最繁華的物資集散中心,

以茶葉與布料的貿易為主。

大稻埕的茶葉貿易在洋行的帶領下,不僅市場擴大,更造就驚人的財富與繁榮。

進入日治時期後日商抵制洋行勢力,轉而以日本與東南亞為主要市場。

戰後大稻埕因淡水河淤淺逐漸失去河港功能而逐漸沒落。






後在臺北市區逐漸向東發展中人口大量外移,

大稻埕成為老舊市區………





咸豐八年(1858年)清朝於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清政府同英國與法國簽訂

《中英天津條約》與《中法天津條約》,其中規定對英法兩國開放安平、鹿耳門、鹿港

與淡水作為通商口岸







十年(1860)淡水港正式開埠,實際卸貨的口岸則包括艋舺與大稻埕,

但因艋舺河道日漸淤積,加上當地居民排外,大稻埕逐漸取代其北台灣商業中心的地位

英、美等國商人紛紛於六館街(今南京西路尾)成立洋行,以大稻埕為中心,

進行茶、糖與樟腦等物資的國際貿易,大稻埕從此被納入國際貿易體系。


 

同治四年(1865)英商約翰·陶德來台考察樟腦,見到茶葉產製的情形,

便引進泉州府安溪縣的烏龍茶茶苗,並鼓勵北部茶農種植,同時設立寶順洋行(Dodd & Co.)。

陶德透過買辦貸款給茶農,再由茶商收購粗製後的茶葉,在廈門烘培精製後銷往澳門。

陶德原於艋舺開設製茶廠,卻因當地居民排外,遂於八年(1869年)將寶順洋行遷至大稻埕。



同年陶德載運 2000擔(約21萬斤)的烏龍茶,以台灣茶(Formosa Tea)的名稱銷往紐約。

至十一年(1872)已有六家洋行在大稻埕從事茶葉的精製外銷。

光緒元年(1875)後大稻埕製茶業陸續有華商加入,並發展迅速,

十二年(1886)達到252家茶商的規模,同年於艋舺設立茶釐總局,開始徵收茶釐。

十三年(1887年)在福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主導下,成立「茶郊永和興」(今臺北市茶業公會)。

十七年(1891年)茶釐總局移至大稻埕。




茶葉貿易迅速造就大稻埕驚人的財富,

亦將異國風格的建築、宗教等文化帶入了大稻埕地區

大稻埕進入日治時期後,日商全力抵斥洋行勢力,轉而以日本、東南亞為主要進出口市場。

日治時代初期,大稻埕的茶葉貿易依然興盛,引進新式生產設備,並打出日東紅茶的名號,

銷往美國與加拿大,茶商李春生與陳天來等皆因此致富。





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總督府提出市區改正計畫,將原聚落中的道路一一拓寬,

開闢新市場、堤防,加上淡水線鐵路的興建,大稻埕市街由此擴展至臺北圓環附近。







大正時期(1912~1926)樣式建築盛行,大稻埕出現仿巴洛克式店屋

以紅磚與洗石子為建材,並開始使用面磚

頂部具有以花草、動物或渦卷紋飾裝飾的山牆,中央嵌有姓氏、勳章飾、壁龕飾

或仿日式家紋,兩側的收頭具有獎杯形、圓球形或燈形等形狀。






窗前有時設有曲線凸出的花台,增添家居休閒的氣氛。

與部分洋樓式店屋相同,嵌有可塑上店號的匾額框。

有些花草紋飾採花圈與彩帶的造型,是受西方聖誕節裝飾的影響。

門頂框架上設有托架,但此處僅有裝飾功能




1930年代後前現代主義建築興起,大稻埕許多店屋改建為現代主義型式。

普遍使用鋼筋與混凝土,大量使用面磚,高度也多增至三層樓。



立面裝飾簡潔但變化多樣,使用當時流行的幾何線條,

每一棟店屋皆有其獨特的形式。

部份立面仍保有巴洛克式的山牆,

但裝飾已大量簡化。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