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地區位於中山北路東側民權東路與民生東路之間,當地人士習慣以「雙連陂」古地名稱呼。

在民 國四十三年高玉樹擔任台北市長以前,該處還有兩座灌溉用的大池塘,高玉樹為了解決市區工程

棄土問題,批准工程單位將棄土傾倒在雙連陂內,於是池塘被填平,

但是「雙連陂」的地名仍然流傳至今。


雙連,舊稱雙連陂,是臺灣臺北市中山區、大同區交界處的一個地名,

範圍橫跨今日大同區民權、雙連、星名、光能以及中山區集英、民安、聚葉、聚盛等里內

民生西路及錦西街周邊區域。


地方志《淡水廳志》即載有

「雙連陂,在大加蠟堡,距廳北一百二十里,屬九板橋下。兩陂相連,灌溉田一百餘甲」

雙連陂於日治時期的1910年代併入公共埤圳瑠公圳的水利系統,排除埤水,闢為水田。

僅留下部分水道作為「牛埔支線」連接霧裡薛第二支線用以引水灌溉

 

 

1915年淡水線鐵路增設「雙連乘降場」及貨物裝卸場,

成為淡水線鐵路上重要的貨物轉運站,

1988年廢止。原址現為臺北捷運雙連站。

過中山北路就是錦西街,約 五十公尺 ,有一座有庭院的道教寺廟「永靜廟」。

永靜廟為主祀孚佑帝君之道教廟宇。該廟宇興建於昭和三年(1932)

民國38 10月至民國4110月共三個年進行第一次修建;

第二次增建修建則在民國458月,慢慢塑神象改造神龕,玄關及庭院,

廟舍正面牆垣內栽花植 木,右邊開池噴水雖曰園小而潔秀,

居鬧市宛山莊之感 …….

廟左有一綠色外牆的大院宅邸,

據說是林本源的管家張園的故居………..

按 : 張園生於1894,十五歲時,始入淡水公學校一年級。

因為年齡較高及成績優異,可以短期內修得六年級課業,由於校方允許跳年越級,

於入學四年後就以優等成績畢業。隨即考入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國語部社會經濟系。

畢業後被林本源第一房事務所羅致,擔任剛剛進口的新式會計與財務,當時稱為「總管」。

後來,該事務所改組為「大永興業公司」,仍位居要津,直至1947年辭任為止。


在大永任職中創設新企業如下:1.久大實業公司、2.協成土地建物公司與協益拓殖公司、

3.昭和拓殖公司、4.新新興業公司等執行董事職務,之後,又曾擔任日星商事常務董事及

日本醬油執行董事、協益拓殖監查、臺北市協議會員、稻江信用組合監事,

1935年任宮前町區長,也曾任臺北市議會議員、日本拓殖專務等要職。

1919年(大正8)又與林熊徵進行籌辦「華南銀行」時,積極參與島內募股工作。



光復後,與林氏繼續從事重整華銀工作,

1946年起至1982年辭任為止,長達三十六年之久。

繞至屋後巷弄,驚見一兩層樓富有陽台的街屋,

可能是昔日作為鄰街店鋪之用。

這一類建築保存甚少………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