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關,位於宜蘭縣頭城鎮更新里,

為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的旅遊景點之一。

沿台2線濱海公路駛至129.9K即抵達北關。

在公路西側有宜蘭線鐵路經過,緊鄰山勢而行,

另一側則濱臨太平洋的海岸,兩側夾峙如隘,

古時便素有「蘭陽之鎖」之稱;

形容對宜蘭地區的重要性。

清代曾設有關隘駐防,因與南關同為門戶而得名「北關」。

清嘉慶年間,為防止盜匪侵犯,見地勢險要,

通判高大鏞上書奏請清廷,於此設置關隘,駐兵屯營。

根據夏獻綸著《臺灣輿圖》,在〈宜蘭縣輿圖說略〉有記載:

「海濱大石嶙峋,中設一關,曰北關;設於蘇澳者,曰南關:

屹立兩稱門戶。[7]」由此可知,「北關」之名的來由。

當時高大鏞在北關築有

城垛、坎馬道、石級和營房,一應俱備。

過去的文獻中有記載:

「北關在廳北四十里,高山峻嶺,至海濱不過二百步,

大石嶙列,北通三貂,南通烏石,為蘭地咽喉要道。」

由此說明了北關的地勢一面近鄰山邊,

另一面濱臨海岸,成為來往的交通要道,

居戰略要衝,扼守蘭陽門戶。

根據《噶瑪蘭廳志》在〈雜識〉有記載:

「蘭城鎖鑰扼山腰,雪浪飛騰響怒潮。」

是古時視北關為蘭陽之鎖,形容海潮洶湧之險,

澎湃壯闊之景,驚濤拍岸之勢,

故自清代就以北關的怒濤湧潮著稱,

被烏竹芳列為蘭陽八景之一,

自始便有「北關海潮」之名。

北關海潮公園以單面山、豆腐岩等景著稱,

其驚濤拍岸,顯海濤洶湧,

素有「北關海潮」名列蘭陽八景之一。

北關與龜山島僅一水之隔,在觀海亭可飽覽北關及外澳

等地的海上景致,並可遠觀龜山島全貌。

每當漲潮時,可感受到古時形容北關海潮的景象;

每當日出時,可窺得龜山朝日的景象,

在冬夏兩季會有日出變化,夏時旭出龜首,

冬時旭出龜尾,若逢天氣陰霾有霧氣,旭光會撒落整片太平洋

的海浪上,日出景象便宛如日落。

北關的地質屬乾溝層,其出露的地層當中以泥質砂岩的

厚度達5公尺,整個區域的地層岩性仍主要是由硬頁岩夾泥質

細砂岩或粉砂岩所組成,為大陸棚至大陸斜坡之沈積環境。

東北角的海岸景觀以海蝕地形發展,

其地形一直往南延伸,大致約在北關則終止。

由於北關海岸屬沈積岩,

濱臨海岸的海蝕平台受到海潮濤浪的拍打侵蝕,

並因風化作用的助長,長久之下使地層下部的頁岩

遠比上部的砂岩更快往內陸退縮,

久而久之,呈現了近乎垂直的崩壁。

兩面景觀差異構成單面山地形。

其中,單面山在背海面的砂岩,其地表受風化作用沿節理發展,

呈近乎90°相交切割,塊狀景觀有如豆腐,使北關的景點素以

單面山及豆腐岩著稱。

此外,這裡的海蝕地形仍持續發展中,

整條海岸線因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蝕,

可見到不一樣景觀,

有隆起海蝕凹壁、海蝕洞、海蝕門等地形發育。

北關海潮公園即北關公園,又稱為蘭城公園,

是北關一座海濱公園,園內設有步道、觀海亭;

沿岸佈滿巨石,浪花拍打岬岸的壯觀,

加上一片湛藍天空,

是再美不過的美景…….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