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區為臺北市舊行政區之一,因轄有臺北府城而得名。
位於臺北市建市時的市中心,今日臺北市西南側,地勢平坦。
本區發展較鄰近的艋舺、大龍峒、大稻埕晚,
因清治時期設立府治而形成市街,後為臺灣總督府及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所在地。
1990年裁撤,併入新設立的中正區和萬華區。
大正九年 (1920)臺北州及臺北市設立,街庄改制為大字。
1922年町名改正,文武町、書院町、乃木町、榮町、
大和町、京町、本町、表町、明石町、北門町、樺山町、
幸町、東門町、旭町、末廣町、壽町、築地町、濱町。
1946年戰後合併為城中區。
從歷史來看,臺北可說是近現代化過程中的一個新嘗試。
當時許多日本人也相當想要實驗現代化的官廳集中區,
在臺北這塊殖民地上,較為年輕的建築師或官員,
可以更不受傳統阻礙,在既有基礎上,
更進一步施行現代化。
中山堂是位於臺北市中正區的公共設施(公會堂),
落成於日治時代的1936年,當時稱為臺北公會堂,
為日本建築家井手薰的作品。
1945年臺灣戰後時期改為現名並由臺北市政府接收。
1992年1月,該建築被中華民國內政部以「臺北公會堂」
為名公告指定為第二級古蹟(今直轄市定古蹟)。
2019年,中華民國文化部公告升格為國定古蹟。
1945年,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發佈《一般命令第一號》
指示各地日軍向同盟國投降,陳儀將軍接受委派為臺灣地區
受降的代表,並接受日本臺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
將軍的投降,該會堂被國民政府選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
受降儀式第十五受降區的地點。
同年,
臺北公會堂更名為中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