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原為平埔原住民巴賽族圭武卒社的所在地,
咸豐年間漢人開始至此開發。
因居民在此地設立公共的曝稻大埕,供稻米收成時曬穀,
平時則為農產品交易場所,故以大稻埕為名。
咸豐元年(1851)泉州府同安縣籍移民林藍田為躲避海盜,
自雞籠(今基隆)移居大稻埕,在中街(今迪化街一段,
民生西路與歸綏街口之間)以「林益順」為商號,開設三間
閩南式建築的店鋪(今勝豐食品行與林五湖本館),
是為大稻埕最早的商店。
咸豐三年(1853)艋舺同安人大舉遷入大稻埕,
林益順商號的買賣也開始擴大,以輸出米、糖、茶
與樟腦等商品為主。
九年(1859)臺北霞海城隍廟在中街以南落成,
街市延伸至城隍廟前,出現南街(今迪化街與永昌街
至民生西路口之間)。
因南邊多沼澤溼地,便轉而向北發展,
出現中北街(今迪化街與歸綏街至涼州街口之間)、
普願街(今迪化街與涼州街至迪化街312巷口之間)
與杜厝街(今迪化街與迪化街312巷至民權西路口之間)。
大稻埕逐漸成為臺北重要的商業區。
咸豐八年(1858)清朝於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
清政府同英國與法國簽訂《中英天津條約》與《中法天津條約》,
其中規定對英法兩國開放安平、鹿耳門、鹿港與淡水作為通商口岸。
十年(1860)淡水港正式開埠,實際卸貨的口岸則包括艋舺與大稻埕,
但因艋舺河道日漸淤積,加上當地居民排外,
大稻埕逐漸取代其北台灣商業中心的地位。
英、美等國商人紛紛於六館街(今南京西路尾)成立洋行,
以大稻埕為中心,進行茶、糖與樟腦等物資的國際貿易,
大稻埕從此被納入國際貿易體系。
大稻埕進入日治時代後,日商全力抵斥洋行勢力,
轉而以日本、東南亞為主要進出口市場。
日治時代初期,大稻埕的茶葉貿易依然興盛,
引進新式生產設備,並打出日東紅茶的名號,
銷往美國與加拿大,
茶商李春生與陳天來等皆因此致富。
清代大稻埕的南北貨行,
多自中國大陸買進貨品,種類則較為單一。
日治時期後因日本輸入的商品獲得免稅待遇,
南北貨行開始大量出現日本產的鹹魚與干貝等乾貨,
且大型的南北貨業者多為日商所經營,使大稻埕成為
當時臺灣最重要的南北貨集散地。
戰後貨品的來源愈趨廣泛,種類也更加複雜。
隨著兩岸政策逐漸開放,來自中國大陸的乾貨也逐漸增加。
南北貨交易的旺季在春節、端午與中秋等季節,
尤其是春節的「年貨大街」活動,
更吸引大量辦年貨的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