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未開拓前,屬泰雅族山胞棲息之地,
清同治年間,拓殖銅鑼老雞隆的墾戶吳定新、吳定連兄弟,越過關刀山脈,組織「全日成」墾號,
招佃開發今大湖街地區。
光緒初年,詹阿祝組織「共同組」,招募墾戶數十人,士東勢莊人墾南湖,他們都時常受到山胞的騷擾。
光緒十一年(1885),劉銘傳出任台灣巡撫,戮力經營台灣,將「撫蕃拓墾」工作,列為施政重點之一。
當時,大湖各莊屢受山胞出草傷人,居民不堪其擾,
劉銘傳命出身霧峰林家的名將林朝棟,主持中路營務處,率兵撫剿山胞。
林朝棟偕同駐防彰化春字營總兵柳泰和,
自卓蘭人大湖、蘇魯、雪見、八卦力、達木淮、田寮、下樓仔等社山胞,先後歸順。
光緒十二年正月初六日,小南勢、雪博踅、油叭蓋諸社,仍頑強抵抗,未有就撫,林朝棟率所部,伐木開路進剿,
至十六日山胞乞降,從此全境平靖無事。清廷嘉許林朝棟撫墾有功,特賞加三品銜及賜勁勇巴圖會徽號,
並統領「棟軍」兼全台營務處。
大湖地區「蕃亂」既平,地方人士為安民心,呈請林朝棟發起創建萬聖宮,林統領慨然允諾。
光緒十四年(1888)正月一日,萬聖宮落成之日,由中統領親臨主持登龕典禮。
地方耆宿同時恭奉林公長生祿位於廟內,永為後世感戴追懷。
71年改建後之萬聖宮,殿宇巍峨,格局堂皇,
為大湖第一寺廟。
南湖村,由日政時期南湖第二保改制而成,包括南湖街及南湖坑等範圍。
該地位居南湖溪西岸,正巧是南湖溪主、支流及鍋仔崠坑水、南湖坑水等眾水匯集之處。
初入墾時,但見台地上沼澤濫泥,遍生野草,因而取名草濫坪,同時又叫濫湖。
由於濫湖位於大湖南方,客語剛好轉個音,改稱為南湖,
混稱一段時間後,南湖已開發為村落,景觀今非昔比,草濫坪、濫湖的舊名已無人提及。
位居水陸要衝的南湖,很快的發展為小街肆,商販雲集,
儼然與大湖街比肩,稱為南湖街。
南胡街上有一豪華宅邸,據資料顯示為嚴江律古宅;
唯嚴江律其人所知資料確如,不知其背景………
法雲寺內似乎有其贈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