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宮位於台北市大同區哈密街上,主祀道教保生大帝,是大龍峒當地的信仰中心,

更是台灣北部重要的廟宇之一,由於創廟者為來自中國的福建同安人,因此保安之名有『保佑同安』之意,

創建至今已有200餘年;

保安宮佔地廣大,面積為3000坪,是難得一見的大廟,

建築的修護與維持更是全台廟宇的表率,並在1998年評定為國家二級古蹟。







 

保安宮的歷史發展……..

保安宮根據《淡水廳志》記載是在嘉慶10(1805)興建,歷經10年落成;

但在《台北保安宮專誌》所記載的是乾隆7(1742)有泉州同安移民從其原鄉白礁慈濟宮保生大帝分火來台,

初期是木造的廟宇,後來神蹟威赫居民便在乾隆20(1755)擴建,歷經5年完工;

更值得民眾考證的是,在保安宮大殿的龍柱落款是在嘉慶9(1804)

如此顯示保安宮創建的年代比文獻上所記載的更要提早幾年。

 




 

保安宮在日治時期曾進行一次大規模的重修,

光復以後由於戰爭影響因此廟務漸荒,至民國41年在地仕紳創立保安宮臨時重整委員會,

46年改制成保安宮委員會,在主任委員的努力下籌得經費便開始復建,並增建圍牆和花園造景;

民國63年保安宮委員會發展成財團法人機制,走向服務便民的廟宇,

85年成立保生文教基金會,對於傳統、藝術、教育等社會層面上具有更大的貢獻。

 










 

保安宮包括前殿、正殿、後殿,占地面積三千多坪

建築風格偏向漳州風格,是因1917年由漳派名匠掌舵重修時所奠定的格局,

無論頂飾上的剪黏、水車堵上的交趾陶、重簷間的吊簡與垂花,皆為廈門匠師作品

 








剪黏修復時是以傳統糯米製成糯米灰,加入烏糖汁做接著及泥塑材料,

捨棄玻璃或壓克力等現代材料,以作到「整舊如舊」效果

 

 

乾隆年代之前興建的台灣寺廟,石材多用中國大陸所產白色花崗石,此廟卻使用同安所產青石與

北臺灣開採的觀音山石,因此整體建物呈現深沉穩重而古樸的色調,為起用臺灣石材的最早寺廟之一,

象徵廟宇建築的本土化

由於資金無法一次備足,即使寺廟的重要門面,窗子、門與樑柱可能都分屬不同時期建造,

 








保安宮的格局為三殿三進式,

第一進為五開間的前殿加上左右各三開間的山門,重檐歇山屋頂的前殿為『三川殿』,

石雕的牆面為19世紀初作品,而中門的蟠龍八角檐柱一對是現存最早的石雕作品,為1804年所建;

後殿主奉神農氏因此又稱『神農殿』,左右兩側則附祀孔子與關雲長,

殿右為保恩堂供奉歷代同安名人神位,

並設有凌宵寶殿、大雄寶殿,供奉道家三清與佛家三寶佛。

 








 

保生文化祭就是保安宮每年例行的遶境活動,

在保生大帝神誕前一天農曆314日舉行,

當天會有許多傳統活動,上午在廟埕舉行民俗競技,

下午1點開始由報馬仔、土地公、頭旗車等率先開道,

接著各寺廟軒社、力士會、藝陣等展開拜壽表演,

最後的放火獅活動更將遶境推到高潮;


保生文化祭除了遶境活動外,古蹟導覽的活動更是受到歡迎,

讓學校機關團體等增進對鄉土藝術的認識與了解。

(續)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