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峒,或稱大浪泵、大隆同,位於台灣淡水河與基隆河交口附近,
今台北市大同區哈密街一帶,是晚於艋舺而早於大稻埕的台北市舊聚落。
此舊聚落最早有文字記載地名的時期為1645年至1655年間的台灣荷據時期,
是以荷蘭文寫成「Pourompon」,也有Pourompom、Paronpon、Paronghpot等拼法;
1697年在郁永河的《裨海記遊》中首次出現漢字地名「巴琅泵」,黃叔璥《台海使槎錄》作大浪泵。
史載18世紀前,大浪泵社全境皆為平埔族族人所居,並無漢人。
直至1709年泉州人陳逢春、賴永和、陳天章、戴伯歧合股立「陳賴章」(取三人之姓名)墾號,
向臺灣府諸羅縣申請開墾大佳臘(艋舺)地方後,才陸續有漢人進駐大浪泵。
不過由1764年間平埔族業主瑪老仍據多數土地之史載,
當時大浪泵漢人人數並不多。
在清朝嘉慶七年(1802年),泉州同安人王元記、王智記、陳蘭記、陳陞記、
高明德、鄭西源等六戶,在此開設44間瓦店,因而形成俗稱四十四崁的街道,
於是將大浪泵改稱大隆同,以取「興隆同安」之意,聚落的信仰中心,奉祀醫神大道公
的大龍峒保安宮也是在此時期開始發展的。
至清道光、同治年間,此地因生員、舉人中試人數較多,
鄉民視士子如龍,才開始有大龍峒之別名,至今仍用此別名。
另說則是附近有風水如龍的大龍山(既今日的圓山),故稱大龍峒。
咸豐三年(1853)艋舺發生激烈的械鬥:頂下郊拚,頂郊的泉惠南人燒毀了
安溪人奉祀的清水祖師廟,偷襲下郊,下郊同安人敗退至大龍峒,以保安宮為防禦中心,
後又遷徙到大稻埕。
大龍峒分為大龍峒街(今哈密街)與陳悅記祖宅兩個空間單元,
大龍峒街又包括大龍峒保安宮、四十四坎(頂街、隘門內)與下街,
這兩個空間單元於咸豐三年(1853)年前分別發展,
之後合稱大隆同大龍峒。
大稻埕開發時間雖晚於大龍峒,卻因商業強度高於大龍峒,
使大龍峒因與大稻埕之地理及人文相近下,而在產業上開始依附大稻埕。
到日治時期,日本人將艋舺、大稻埕、臺北城合為都市臺北市時,
大龍峒轉為支持都市中心之商業區。
乾隆年代之前興建的臺灣寺廟,石材多用中國大陸所產白色花崗石,
此廟卻使用同安所產青石與本地的觀音山石,因此整體建物呈現深沉穩重而古樸色調,
為起用臺灣石材的最早寺廟之一,象徵廟宇建築的本土化。
由於資金無法一次備足,即使寺廟的重要門面,
窗子、門與樑柱可能都分屬不同時期建造。
保安宮包括前殿、正殿、後殿,占地面積三千多坪。
建築風格偏向漳州風格,是因1917年由漳派名匠掌舵重修時所奠定的格局,
無論頂飾上的剪黏、水車堵上的交趾陶、重簷間的吊簡與垂花,
皆為福建匠師之作品。
第一進為五開間的三川殿、左右各三開間的龍虎門,共寬達十一開間。
東邊鐘樓柱子與西邊鼓樓柱子,因為對場作,呈現不對稱。
西廡鼓樓祭祀註生娘娘,兩傍配祀十二婆姐。
正殿外牆迴廊壁畫為潘麗水所作,題材包括木蘭代父從軍、鍾馗迎妹回娘家、
八仙大鬧東海及三英戰呂布等。
殿內牆交趾陶出自洪坤福之手,龍虎垛保存極為完整且有落款。
木雕由陳應彬與郭塔對場作。
廟方趁勢舉辦徵聯比賽,廣邀全島文人參與,為當時文壇一大盛事,
評選出九名入選作品,均雕刻於前殿、中殿廊柱。
2004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
2018年3月14日,保安宮代表團由董事長率領至梵蒂岡會見天主教教宗方濟各,
創下教宗第一次接見道教團體的歷史性紀錄。
同年11月12日,文化部公告為國定古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