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圳步道位於北投泉源里十八份地區,原只是山區一條巡視水圳的圳旁小路,

近年來已發展成為一條頗富盛名的賞櫻步道。

 

十八份的地名,源自於清朝時代先民合力進入此地拓墾,分為十八股份,因此而得名。

十八份地區這條百年歷史的水圳,七星農田水利會命名為「十八份圳」,

「十八份」是指地名, 也是在形容水圳的彎曲多拐。

拐圳步道沿著十八挖圳而行,因此得名。

步道入口位於十八份產業道路里程0.6K處,步道入口旁有幾棵榕樹, 枝葉相連,形成濃蔭,

其旁有一條水量充沛、水流清澈的水圳,就是十八挖圳。

水圳旁的小路,就是拐圳步道。


目前步道鋪上水泥,平緩好走,兩側山坡都已闢為農圃,

左側前方則種植大片的櫻花林,盛開時應極其美麗………






十八挖圳也是一條古圳,開闢造於清朝咸豐年間(18511861),

而地勢較高的十八份圳,歷史則更為悠久,可遠溯自道光時期(18211850),

十八份圳地勢高於十八挖圳,因此又被稱為「頂圳」,

而位於上方的聚落就被稱為「頂湖」。


頂圳步道也被稱為「十八份圳步道」,而拐圳步道又稱「十八挖圳步道」。

頂圳步道是一條擁有百年以上歷史的古道,見諸於日治時代《臺灣堡圖》,

是昔日頂湖聚落前往北投的下山道路。

步道沿著小水圳而行,水圳風情及森林幽意雖不如拐圳步道美好, 卻以視野展望取勝。

水圳沿途空曠,視野遼闊,山腳下的關渡平原,淡水河對岸的觀音山,近旁的大屯山系諸峰, 一覽無遺。

沿途路旁或山坡,亦種有成片櫻花樹林。



步道亦可從泉源路附近的陽明淨水場

旁邊的階梯上登……..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