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666.JPG - 象山山腳下的  流蘇樹

「流蘇」的含義指的是下垂的穗子,流蘇樹的名稱由來,

可能和它的花朵有關,因為它的花冠裂片細又長,成簇開展的結果;

部分裂片也有下垂現象,與流蘇的模樣有點相似,

因此才稱它為流蘇樹。

DSC_0652.JPG - 象山山腳下的  流蘇樹
DSC_0653.JPG - 象山山腳下的  流蘇樹
DSC_0657.JPG - 象山山腳下的  流蘇樹
DSC_0658.JPG - 象山山腳下的  流蘇樹

中國大陸農民常在流蘇葉萌芽時,採其嫩芽葉以製茶,

香味不亞於龍井,故有茶樹之稱;果可榨芳香油。

流蘇木材質硬而重,紋理緻密,可供製作各種器具,

DSC_0609.JPG - 象山山腳下的  流蘇樹
DSC_0611.JPG - 象山山腳下的  流蘇樹
DSC_0612.JPG - 象山山腳下的  流蘇樹
DSC_0613.JPG - 象山山腳下的  流蘇樹

性味:根、枝條:甘、微苦、平。

效用:葉:清熱,止瀉;芽、葉:代茶用,具清暑功能。

DSC_0610.JPG - 象山山腳下的  流蘇樹
DSC_0614.JPG - 象山山腳下的  流蘇樹
DSC_0615.JPG - 象山山腳下的  流蘇樹
DSC_0616.JPG - 象山山腳下的  流蘇樹
DSC_0620.JPG - 象山山腳下的  流蘇樹

落葉性中喬木,高可達 15 公尺左右,徑 30~40 公分;

樹幹略呈通直,樹皮灰褐色,粗糙,具多數分枝,

小枝條在幼時近似光滑無毛。

DSC_0662.JPG - 象山山腳下的  流蘇樹
DSC_0663.JPG - 象山山腳下的  流蘇樹

葉對生,橢圓形或近於圓形,長 5~12 公分,寬 4~7 公分,

先端鈍或略凹,基部鈍或圓,厚紙質或薄革質,全緣或幼時略有鋸齒,

老葉則為全緣;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帶淡綠粉白色;

表面光滑無毛,背面中肋有毛茸;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隆起;

葉柄被毛,長約 1~1.5 公分。

DSC_0617.JPG - 象山山腳下的  流蘇樹
DSC_0618.JPG - 象山山腳下的  流蘇樹
DSC_0619.JPG - 象山山腳下的  流蘇樹

花多數,頂生,白色,略帶香味,開放時徑 0.4~0.6 公分,

呈繖形狀聚繖花序;花序長 6~8 公分,略帶柔毛;花柄細長,

1~1.5 公分,光滑無毛,基部具關節;

花萼深四裂,裂片三角形,長 0.8~1.1 公分,先端銳尖;

花冠深四裂,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約 2~3 公分,先端鈍;

雌雄異株或兩性花;雄蕊 2 枚,深藏花冠內;

花藥卵形或近似卵形;花絲甚短或近似無;

柱頭 2 裂,子房 2 室,每室有胚珠 2 枚。

DSC_0664.JPG - 象山山腳下的  流蘇樹
DSC_0665.JPG - 象山山腳下的  流蘇樹
DSC_0666.JPG - 象山山腳下的  流蘇樹
DSC_0667.JPG - 象山山腳下的  流蘇樹

流蘇樹為木犀科流蘇樹屬落葉性中喬木,

與桂花、茉莉花有親緣關係,高可達 15 公尺左右。

葉對生,紙質,先端鈍或略凹,橢圓形或近於圓形,長約 5~12 公分;

嫩葉有微細鋸齒,老葉則為全緣,下表面中脈明顯被毛;

葉柄被毛,其嫩葉可製茶,故又稱「茶葉樹」。

DSC_0659.JPG - 象山山腳下的  流蘇樹

春季新葉長出後同時開花,每一段小分枝都會開花,

聚繖花序排列成繖房狀,小花梗基部有關節,花萼與花冠

均為深四裂,裂片線狀匙形,長 1.1~ 1.4 公分;

雄蕊 2 枚;花冠純白色,頂生,具芳香,

細長花冠四深裂向上綻放,

猶如古代仕女服飾之流蘇,因而得名;

花期在 3~7 月間。

 

 

原產地中國大陸(甘肅、陜西、山西、河北以南

至雲南、廣東及福建等地)、韓國、日本,台灣。

DSC_0668.JPG - 象山山腳下的  流蘇樹

DSC_0669.JPG - 象山山腳下的  流蘇樹
DSC_0670.JPG - 象山山腳下的  流蘇樹

 

 臺灣原產於大漢溪流域的桃園、大溪、角板山、

南崁及新竹香山、台北林口台地一帶。

桃園、新竹的低海拔山區,通常沿著溪流或海邊的斜坡生長,

喜生於迎風處所,野生的已極為罕見。

 

樹形茂密,翠綠,

是很好的庭園觀賞植物。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