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島之歷史與地誌》,景美源自梘尾,
指瑠公圳大木梘之尾,其址約在今日舊景美橋附近,
後取臺語同音,改稱「景尾」。
1895年〈臺北附近地形圖〉曾將景尾街誤植為景美街,
1898年〈臺灣堡圖〉又改回景尾街,是最早出現景美
名稱的正式紀錄。
1950年台灣推行地方自治,景尾自臺北縣深坑鄉(現新北市
深坑區)劃出獨立設鎮,地方士紳林佛國建議,改用較文雅
的景美,成為景美鎮。
「景美」名稱沿用至今,
但臺灣話仍讀作「景尾」。
景美位於臺北市南端、文山區的西半部。
東以景美山與木柵為界,北以蟾蜍山與古亭區為界,
西以新店溪與新北市雙和相望,南以景美溪分隔新北市
新店,山地面積約佔三分之一,
有景美盆地一稱。
本區昔為平埔族群霧裡薛社及秀朗社散居之地。
漢人墾拓可溯自1729年的粵籍客家移民,因霧裡薜圳及
瑠公圳等水利建設而持續開發,
為臺北盆地漢人較早發展的區域之一。
清治時代屬臺北府淡水縣拳山堡的萬盛庄及興福庄,
日治時期為臺北州文山郡深坑庄的萬盛與興福二個大字,
戰後劃歸臺北縣深坑鄉。
1950年3月1日,景尾自深坑鄉獨立為景美鎮。
1968年7月1日,景美鎮併入前一年剛升格為
直轄市的臺北市,改稱景美區。
1990年3月12日,臺北市行政區重劃,
景美與木柵合併為文山區。
不過許多街道、機關名稱仍多沿用景美,
本地人亦習慣以此稱呼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