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美區,原名「梘尾」、「景尾」,
位於臺北市南端、文山區的西半部。
東以景美山與木柵為界,北以蟾蜍山與古亭區
為界,西以新店溪與新北市雙和相望,
南以景美溪分隔新北市新店,
山地面積約佔三分之一,有景美盆地一稱。
1950年自臺北縣深坑鄉分出成立景美鎮,
1968年併入臺北市改稱景美區,
1990年再與木柵區合併為文山區。
據《臺灣島之歷史與地誌》,景美源自梘尾,
指瑠公圳大木梘之尾,其址約在今日舊景美橋附近,
後取臺語同音,改稱「景尾」。
1895年〈臺北附近地形圖〉將景尾街植為景美街,
是最早出現景美的正式紀錄。
1950年台灣推行地方自治,「景美」名稱沿用至今,
但臺灣話仍讀作「景尾」。
景美集應廟又稱雙忠廟,主祀保儀尊王(雙忠公),
於咸豐十年(1860)在景美竹圍建廟,
同治六年(1867)遷於現址。
現是景美高姓居民的信仰中心,直轄市定古蹟。
景美集應廟是清代台北盆地淡水河流域漢人拓墾歷史上
所遺留下來的重要證物,
景美的集應廟頗特殊,早在清咸豐十年即建立,
是安溪移民高姓所建的守護神廟宇。
在台灣史上,集應廟具備了研究移民史與社會史方面的意義。
景美集應廟雖是古代聖賢崇拜之廟宇,但與台北盆地周圍山區
開拓史息息相關。
張巡、許遠二神在閩、台之神格職能亦轉變成「戰神」
與「驅蟲害神」,有其時代背景與地理環境之因素。
大文山區位在台北盆地邊緣,靠近山區,漢人開拓時,
易與原住民發生衝突,開發較遲亦較難,在雙方衝突時,
安溪人請出保儀尊王及保儀大夫來激勵民氣;
該神能驅逐蟲害,乃請神明巡境,舉行「迎尪公」儀式,
為確保豐收,信仰更為虔誠。
景美集應廟最早於清咸豐十年(1860)由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
高姓族人建於竹圍內(今景美國小南側近景美溪的操場),
因經常淹水、風水不佳,
同治六年(1867)重新建廟於景美街現址,
在正殿高懸當年廟宇落成時
高姓族人所贈「大平世澤」匾額見證歷史。
廟宇歷經三次大整修,
每次大修竣工都有贈匾祝賀及銘刻碑文紀念:
景美集應廟主祀保儀尊王,
信眾稱「尪公」、「尪元帥」,
因而集應廟也稱為「尪公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