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洲的 開發,受限於「河上沙洲」地理條件,初期無法提供墾民足以安身立命居所,

直到乾隆年間,陸浮面積較大,居住環境日趨穩定,吸引大批同籍移民來此定居移墾,

為蘆洲三百年來的開發奠定深厚的基礎。










 

蘆洲舊稱「河上洲」、「和尚洲」或「鷺洲」,緊臨淡水河與三重市相鄰,

在明鄭時期、清初時期,此地區仍是一片沙洲,長滿了蘆葦,只有少數漢人、漁民及

商人往返交易,並未形成聚落。

最早的開墾記錄為清雍正二年(1724),

廣東人及泉州人由八里分口登岸前來河上洲墾荒埔為園。

清雍正五年生楊道弘請墾包括現今蘆洲、三重、新莊及五股一帶。

 







 

 一直到了清雍正七年(1729)八里坌的居民逐漸由觀音山進入這片沙洲墾拓,

由於商人移民越來越多,清雍正十一年於水湳地區建立小村市名「河上洲」。

 






乾隆年間,有一名竹塹城隍廟僧梅福向官府稟請,以水湳地區一帶產業為關渡媽祖廟之產業獲准,即媽祖業主,

每年向蘆洲農民收取大租,成為關渡媽祖宮的香油錢,為了開墾及收租之需要便在此設立公館,便有「和尚厝」

一詞的出現,後因和尚與蘆洲舊稱之「河上洲」相似,故將「河上洲」與「和尚洲」彼此相混,

「河上洲」漸為「和尚洲」取代。

 




 

 乾隆年間,前來蘆洲開墾人士,以福建泉州府同安籍李氏及陳氏人士居多,

成為蘆洲開發的主力,也擴散形成各個聚落,

之後居民逐漸增加,其間歷經日治時期,地名屢經更迭,

一直到民國三十四年,政府將此地確定命名為蘆洲鄉,

其轄區包含今日三重市全域,

 








 

光復後,原屬本區管轄的三重埔,因人口已達三萬餘人,而蘆洲只有一萬多人,

三重地方人士提議三蘆分治,兩地仕紳及官員決定以寺廟的信徒範圍來定界,

也就是將信奉湧蓮寺觀音佛的和尚洲地區劃為蘆洲鄕,

信仰先嗇宮神農大帝的二、三重埔歸三重鎮管轄,兩地自此分治,

而蘆洲鄉直到民國八十六年才升格為市。

 



 

蘆洲古厝所存無多,

除一般熟知的蘆洲李宅外,其餘多數已拆除消失……..該日前往造訪保和宮,因修繕未能參觀古廟,

卻意外在保和街與忠孝路口瞥見一花磚古厝,驚艷不已。

 













 

蘆洲仕紳李氏祖先為「兌山李氏」,居於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的兌山地區,

當年他們恭請同安縣白礁鄉內的白礁慈濟宮祖廟的保生大帝分靈金身、中壇元帥及

虎爺渡海來台,以保平安,入墾大台北地區,在蘆洲建廟祭祀,名為「保和宮」

 






 

 

經費由樓仔厝角、水湳角、溪墘角、土地公厝角、三重埔角、八里角及對岸崙仔頂角

等七角頭李姓宗族共同負擔。

由此可見,兌山李姓為當地主要姓氏,

古厝壁堵上為精彩的花磚鋪貼,

門額上塑有李順興……….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