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城位於基隆西岸,其歷史軸線與基隆港發展相依並存,

起源自早期山腳漁村,此區亦稱『罾仔寮』,「罾仔」即是

「漁網」的意思。

於五〇年代大量勞工移入,延地勢興建矮小密集的建物,

山城路徑雖看似蜿蜒複雜,但僅需依地勢向上,便可順利抵達

虎仔山頂以及著名的基隆地標。

伴隨西岸港區政策,由基隆市政府首先以山海的生活美學

進入聚落活化擾動,藉藝術共創逐步改善山城生活的空間,

也減少髒亂的場域,保留原有生活的樣貌,亦在過程中

逐步搭起聚落居民及市港之間的平台,

注入新的生命力。

基隆市府結合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以基隆港西區的太平國小為基地,2016年成立「山海工作營」,

深入社區田野調查,並與居民建立關係,凝聚社區公共意識,

透過舉辦市集、活動,重新點亮社區風貌,讓更多人認識太平山城。

另招募基隆老中青三代,與國內外建築師、藝術家、產業專家,

一起上課、創作,為城市再造注入活力。

歷經多年改造,現在太平山城揮別陰暗、雜亂的負面意象,

走進社區能看見許多廢棄空屋多了藝術裝置及彩繪,房屋外牆

更重新漆上色彩,讓密集住宅和陡峭巷弄有了不同味道,

宛如置身國外,成為假日遊客前來景點之一,

藉由「太平青鳥」書店進駐營運,更進一步展現

自然共生及理解知識的場所精神,

從閱讀開啟對於基隆城市甚而世界的體驗……

基隆太平青鳥書店的前身為太平國小,

空間及場域都非常大,

足足有三層樓空間,經過郭旭原、黃惠美等設計師的

巧思,利用「打開」的手法開啟了整體空間的流動感,

寬闊的視野讓室內、室外沒有距離且充滿各種可能。

基隆太平青鳥書店 由大尺建築、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等團隊操手,原有的校舍圍牆、室內部份牆面與樓板被一一拆除,

但保留了部分的窗戶、黑板和教室座位,

有捨有留的想法打破了故有校舍的侷限,

開啟了整體空間的垂直與平行視野,

讓進到書店裡的我們,可以盡情的穿梭、探險。

外觀像極了一棟充滿文藝氣息的圖書館。

頂樓新置入的木構造樓梯,

甚至可以往後頭的山林、山頂走去。

裡裡外外很盡是舒服的白色,不需消費也沒有門票、時間限制,

只要開門營業就可以隨時隨地的走進來看看書、看看基隆港。

一樓還有京盛宇台灣茶入駐,

打掉了教室與教室間的隔間牆,並將部份垂直結構改以通透的

方式呈現,關乎於安全性的樑柱皆保留,並在樓層之間加入宛如

書本的裝置藝術。

部份梯間的天花板與地板移除,

三樓的自然光往下灑進二樓空間。

二樓沒有一三樓的面海窗,但有一面面山景樹林的窗口,

有著森林環抱的窗景;

三樓是眺望基隆感的海景視角,

太平青鳥不僅僅是一間書店,同時也設有咖啡館,

讓旅人來到這裡,可以愜意的點杯飲品,

尋找適合的角落坐下,翻翻書本,眺望海景,

讓匆忙的腳步在這裡緩下來,

尋找許久未曾有的寧靜片刻。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