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雲寺,也是一座名寺,創建於清乾隆年間,俗稱「內岩」。

光緒年間,因有匪徒藏匿於此,劉銘傳下令焚毀凌雲寺。

後來凌雲寺原址重建,以觀音山石建造,與西雲寺一般,維持古貌,

寺的左側有一巨碩的茄苳老樹。






 

凌雲寺位於觀音山主峰的山腰處,後來陸續在上方增建寺廟。

凌雲寺上方新建的後殿,艷俗而已,與古寺的風格不搭調。










 

更上方的凌雲禪寺,則是明治四十二年(1909)所建,

寺正殿立面為洋樓式,是一般台灣廟宇少見的格局。

凌雲禪寺前則又有新建的大殿。

由上而下,呈現舊新、新舊四種不同風格的寺廟建築。







觀音山,因一側與昔稱八里坌的八里為界,另一側與舊稱興直的新莊、三重、

五股接壤,故昔日稱為八里坌山、興直山。根據地質學家的研究,係約六十萬年前,

大屯山火山群下面的「板塊隱沒帶」向西推移,而在觀音山地底產生了沿江,引起

連續三期的火山爆發,繼而成就了今日觀音山的美景。














荷蘭統治時期,觀音山一度被稱做淡水山,

但漢人在習慣上一般仍稱之為「八里坌山」,

係因該山麓有原住民部落「八里坌社」而得名。

八里坌山的特殊景致,很早就被遊歷臺灣的中國文人所注意,

成為文人雅士的歌詠對象。.


















 

乾隆30年代前後,八里坌山改稱為觀音山,根據尹章義教授的考證,

是因為胡焯猷於乾隆17年獻建祀奉觀音菩薩的大士觀在八里坌山的西雲岩,

之後人們就逐漸習稱八里坌山為觀音山。

西雲岩的大士觀一名外岩寺,與位於主峰山頂的內岩凌雲寺對稱。





















從西雲岩到凌雲寺原有一條參道,

沿途保留不少日治時期遺跡,

可說是古意盎然……….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