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分,原寫為什三份,位於汐止區區南部。

清末至日治前期,十三分地區為一街庄,

稱為「什三份庄」,原隸屬於石碇堡。

該庄西北與橫科庄為鄰,北與白匏湖庄為鄰,

東北與康誥坑庄為鄰,東與鹿窟庄為鄰,

南邊為南港大坑庄。

十三分山因長年多霧,當地居民將這地方稱為「白雲」,

所以又名白雲山,是汐止的茶鄉,出產汐止包種茶,

十三分山海拔438 公尺,山頂無基石,

山腰有兩條古道交會在百年的康誥坑溪谷水源地,

一是康誥坑古道,另一條是白雲古道,

沿途滿載著人文歷史……

白雲古道因「白雲」而得名。

這條古道是由汐止水源路的白雲里,途經白雲寺,

走往汐碇路的文山茶莊,然後通往石碇或南港舊庄。

水源路由汐止市區沿著康誥坑溪通往上游的

十三分山地區。

陳培桂纂修《淡水廳志》(同治九年)的淡水廳志

卷三,「建置志」已有「康誥坑莊」之名。

「康誥坑」,是這一帶山區的舊地名,

據說是 指「山路崎嶇」的意思。

水源路本身也是昔日「康誥坑古道」的一部份,

古道已被今日的公路所取代。

沿著水源路一直走,最後會抵達鹿窟附近,

接汐碇公路,通往石碇。

康誥坑古道,是昔日汐止、石碇之間往來的古道之一,

白雲古道則是康誥坑古道的支線。

汐碇路是近代汐止、石碇之間往來的主要產業道路。

在十三分聚落附近的路段,清幽而宜人…….

沿著產業道路直上白雲寺,該處地名以為康誥坑。

白雲寺為閩南三合院的格局,右為雙護龍,左為單護龍,

為石塊平砌式石頭厝,簡單素雅。

主殿外貌莊嚴,但屋頂已翻新,稍失古味,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祖。

正殿懸掛的匾額是民國四十六年由「順興煤礦」所敬獻的。

順興煤礦在南港舊莊街一帶,與汐止白雲寺有地緣關係。

有關白雲寺的歷史,據說這座廟建於日治時期的

大正十年(1921),最初是齋堂, 後來才改為佛寺。

廟旁有白雲古道可上十三分山;

寺外循石階而下,走往寺廟左下方。

步道至底,該處有幾棵老樹,樹形極美。

這裡有古樸的駁坎及紅磚舊牆,

應是早期舊廟的遺跡。

牆角水塔旁有一

古老土地公廟………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