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稠溪是條很長的河流,發源於阿里山,流經民雄之處時,分出一條支流,

順流至六腳鄉蒜頭糖廠旁,再與牛稠溪的主流會合。

因有兩條溪的溪水在此交會,所以居民將該處命名為雙溪口。






雙溪口,清代屬嘉義廳大槺榔西堡雙溪口庄,日治時期為臺南州東石郡朴子街雙溪口;

光復後民國三十九年劃分行政區域,將雙溪口分為朴子鎮雙溪里、溪口里兩里;

民國八十一年再改制縣轄市為朴子市雙溪里、溪口里。






地理位置在朴子市東北端,東接仁和里(小槺榔);西隔朴子溪與六腳鄉占富厝莊對峙;

南界大槺榔;北隔朴子溪與六腳鄉溪墘厝、蒜頭兩莊對峙。







清康熙四十年,正值移民的旺期,侯姓祖先─侯東興(東八)傳三房(岩、榮、國)或侯朝。

自大陸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十八都古頭尾井山,陸續遷居來台拓墾,落腳於朴子溪合流處,

即現今雙溪口。







清朝隆中葉有同為南安籍侯艷梅東渡來台傳兩房(銅、鐵)皆為雙溪口開基祖;

另侯集傳房(江、澤、弄)為官埔寮開基祖,那時雙溪口尚無道路與外地接連,

因此,交通是靠水陸(牛稠溪),現稱朴子溪,而牛稠溪流經雙溪石碼宮前,

因地勢的關係,於是做了個臨時的港口為艙港,整個村庄對外交通全靠水陸在運作,

慢慢的這個港口變成村民的主要進出口,及生活補給,人物匯聚的中心。











當時村民因為從遙遠的唐山移民到此,為了尋找精神上的慰藉,

於是從故鄉(今之福建省南安縣十八都瓦井山侯家庄),帶來「林府元帥」香火

在港口附近蓋個簡單的草寮放置,並供人膜拜,以求平安及心靈寄託。



 據傳,石碼宮奉祀林府元帥,係侯姓者之祖上恩上,

緣侯姓者之本姓為劉姓,約在明朝年代,朝廷欽命把關守將─林元帥,卻將剿滅劉族,

林元帥大發慈悲,暗中教劉姓者改姓侯,而放逐於關外求生,幸免於難,

因此侯姓者,大感宏恩,在林元帥逝世後,即奉祀為神,由侯姓者繼續傳仰香馨。


道光十二年,村民感念「林府元帥」神靈顯赫,護庄庇民的神蹟,眾人聚資,

先以土角建造,創建正式廟宇,取名石碼宮,為雙溪口之開基廟。

光緒十年,將原廟加以改建。大正三年,略為整修。

民國五十三年,庄民積極籌劃重建,鄉黨協議分人丁和田甲募集基金,全庄群策群力,

於同年八月二十日竣工入廟,爾後多次的整修。







石碼宮目前保存的文物,有相傳嘉慶年間嘉康君遊台灣,

頒「威鎮雙溪」匾額,係由嘉慶年間進士笨港縣丞劉詵公代頒。

道光年的供桌,所供奉的吳府大人,係奉旨七省巡案,由崇正代宣留有奉旨下馬牌,

更有咸豐年間的香爐。

如今雙溪口石碼宮廟貌巍峨,信徒稱善,神恩澤彥……….




途經該村,被路旁一古厝吸引,遂下車入內查看,

果然,在平時的外觀底下,竟然藏著如此瑰美

的彩繪作品,

直叫人讚嘆不已…….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