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是由凱達格蘭族語「Kantou」而來,西班牙文獻中則記為「Casidor」;

另因發音語系不同,故產生多整別稱,常見有「甘答」、「干豆」、「干荳」、「肩脰」、

「墘竇」和「官渡」等,基本上是由平埔族語所音譯而來。


直到乾隆25年(1760)續修《臺灣府誌》時,始出現「關渡」;

日治時期一度改稱為「江頭」,光復後又恢復成「關渡」,並沿用至今……..



關渡原名甘豆門,因背倚觀音山和大屯山,面向淡水河,成為一處地勢險要的港口,

早年先民由關渡碼頭進入移居臺灣北部開墾,因此關渡的開發甚早,後因兩河 (基隆河、淡水河)

河口泥沙淤積,水運才逐漸沒落。


 關渡碼頭位於關渡自然公園及關渡宮旁,

每當假日或夜晚均可見遊客駐足關渡碼頭週邊散步休息,

亦有許多單車族由八里經關渡大橋前來,或由淡水前來,沿途風光明媚,

是一處極佳的賞景地點。




基隆河和淡水河的交會,畫出一道優美的弧線,

關渡位於此河灣上,岸邊微風吹拂、古廟香火裊裊,

是個擁有數百年珍貴記憶的港口小鎮。







由於地處台北盆地咽喉要道,關渡從明鄭時期就已開發。

進入台北的商船可以在此停泊,形成一個以農、漁業為主要經濟活動的聚落。

這情形在日治時期架設北淡線鐵路,於此地設立「江頭駅」後開始改變。

當時火車站附近非常熱鬧,就像現在的西門町一樣。

為運送淡水港物資,火車站開始營運,車站附近也開設了許多商店,繁榮一時。

沿著街道散步到巷弄尾端,即可見到佇立於淡水河岸邊、巍峨的關渡宮。

關渡宮是關渡地區最重要的人文地景。

不僅保存許多清代的龍柱、石碑和雕刻等,

也是當地重要的信仰中心。






 

關於紅樹林在關渡陸域出現的源由,始終是一個謎。

 有人說早在日人據台前的數十年前,已有人從外地移種紅樹林;

有人說是自海飄入淡水河口,下種在淡水河下游的關渡一帶。



 

淡水河歷經二、三百多年人為開墾,上游水土保持功能脆弱,每遇大雨,

淤泥傾瀉而下,有些就在淡水河下游兩岸淤積下來。

下游淤泥多,河的兩岸形成沼澤的機會變大;


其間,早期河邊的蘆葦留住部份上游流往河口的淤泥;

接著紅樹林的進佇,其抓土、橫阻流進來淤泥的功能更強;

因此,我們看到紅樹林所在的河川環境,淤泥更多,沼澤範圍更廣;

接著沼澤又引來更多紅樹林,使下種、成長、茁壯……。

關渡的紅樹林是臨海河口半鹹水環境成長的樹種。

對於沼澤生態維持,有一定的功能,

目前列為禁伐、保護的植株。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