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諸羅縣志》所記,關渡宮創於康熙51年(1712),謂:

「天妃廟:一在外九莊笨港街。三十九年,居民合建。

一在鹹水港街。五十五年,居民合建。一在淡水干豆門。五十一年,通事賴科鳩眾建。」

關渡宮是臺南以北歷史僅次於北港朝天宮的媽祖廟,

信徒遂有「南有北港媽,北有干豆媽」的諺語流傳。




鳩眾建廟的賴科是當時主管北臺灣「大雞籠社」(基隆及北臺灣沿海地區)原住民的通事,

他的職權是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收取餉稅及指揮原住民從事勞役,

故得以調度原住民從事關渡宮的創建工程。

天妃廟初創落成,《諸羅縣志》記載其熱鬧情形說:

「靈山廟:在淡水干豆門,前臨巨港,合峰仔峙、擺接東西二流與海潮匯,波瀾甚壯。

康熙五十一年建廟,以祀天妃,落成之日,諸番並集。忽有巨魚數千隨潮而至,如拜禮然。

須臾,乘潮復出於海,人皆稱異。」

囿於物資有限與社會環境,僅以茅草做為屋頂、因陋就簡地籌建完成。






 

康熙51年是關渡宮建廟之年,是洋盜鄭盡心在淡水外海窺伺之時,

關渡宮位居進出臺北盆地要津,是當地住民信仰重鎮,主管官署諸羅縣更加重視其資訊蒐集功能,

積極改善其硬體設施。

 

康熙54年(1715),也就是草創後第三年,即被重新改建成木構瓦頂的新建築。

縣令周鍾瑄不僅從嘉義跋涉數百公里,前來臺北為重建的天妃廟題名「靈山」,

還將關渡宮後山及臨臺北湖埔地數十甲,授予住持僧綿遠來招佃開墾收租,讓關渡宮得以永續經營下去。 






 

根據《諸羅縣志》所記:「天妃廟:…一在關渡門,原建山頂,康熙五十八年,移建山麓。」

意即康熙58年(1719)時,原本興建於象鼻山山頂的天妃廟,往下移遷至山腰之間,

移建的原因,推測是康熙33年臺北大地震造成的堰塞湖積水消退,

從福建前來北投運載硫磺及雜貨的船舶,其停泊地碼頭的位置也隨著下移,

廟宇為配合環境而隨之下移。





 

從現存關渡宮的石碑《關渡宮重修前殿碑記》,

及大正五年(1916)〈北投公學校校長報告〉記載,清時期關渡宮曾經歷過多次的修建,

如乾隆39年(1774)、47年(1782)、嘉慶17年(1812)、道光3年(1823)和

光緒16年(1890)等五次,其他小規模修繕則未見記錄。




 

 

根據〈北投公學校校長報告〉的記載,乾隆466月因管理人鄧大鳳,

以廟宇的方位不正而與庄民協議,其後決議由廟方出財產二千元,庄民捐二千四百元,在隔一年進行重建。

乾隆40年代是臺灣經濟最富庶的時期,這次重建所支經費可說是清朝歷次重建最高者,

使用石材也最多,捐獻者除本地人外,亦有福建及廣東籍民,

今日關渡宮的基礎與規模皆由此次重建所奠定。




 

目前關渡宮正殿,還留存鄧大鳯所立四點金石柱,就此推測鄧大鳯應為廣東籍或閩籍客家族,

拜殿也留下署名「北投社弟子潘元坤、劉士損、金佳玉仝喜助」的龍柱,

「北投社弟子」指的是北投地區的原住民,

另有同安籍人捐獻三川門左、右兩側的龍虎堵石雕,

足證此次重修是閩、粵及平埔族三大族群共同合作的成果。

 

 



 

嘉慶17年(1812)是為了修復此前地震損壞的部分,然因此時海盜迭起,

造成海路不通,商業蕭條,百姓無錢,工程僅以修復為主

。十餘年後的道光3年(1823)臺灣經歷了一次嚴重的颱風,關渡宮建築也因此受創嚴重,

管理人陳愿淡等以廟產二千四百元,與庄民捐款四百元,於隔年的十月進行重修,


當時的石窗和裙堵石雕仍被保留,且有「同邑太學生高國基敬奉」、

「廣東饒邑鴻崗許國良敬立」、和「弟子臺長生敬奉」等落款,

其中高國基、許國良為漢人,臺長生為平埔族原住民,

 

說明關渡宮一直是閩、粵移民及當地原住民的共同信仰廟宇………..

 

 

 

 

0

發表留言